第四十三章蔡邕的惊叹[第2页/共2页]
他谨慎翼翼的看了段增一眼,接着小声劝道:“小公子,伯喈先生乃是当世大儒,海内名誉,并且他官居议郎,身份尊崇。小公子您固然才学过人,但要见到伯喈先生只怕也不轻易。现在我们等了这么久,内里还没有一点动静,想来应当是伯喈先生不肯见你。您看,我们要不还是先归去吧?”
没想到本日在段增的名帖里竟然又见到了一种全新的字体,让他赞叹不已。
门房早就被蔡邕之前的反应吓了一跳,此时赶紧答道:“回禀老爷,来访之人年事不大,看上去只要七八岁的模样。”
就在这时,蔡府大门翻开,门房走出来,一脸恭敬的对段增道:“段公子,我家老爷有请,请随我来!”
蔡邕对书法的爱好乃是出了名的,前段时候他颠末正在补葺装潢的鸿京都时,见匠人门用扫帚醮石灰浆在墙壁上写字,受此开导,他缔造了飞白书,并大为对劲。
遵循史料记录,行书的初创人刘德升恰是现在这个期间的人,他的书法刚一缔造出来便冷傲世人,既不象隶书那么拘束机器,也不象草书那么狂放难认,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在当今期间称得上独树一帜。
但是刘德升的书法毕竟还处在草创期间,生长还不敷完美,缺点也较多,同时还保存着大量隶书的陈迹,在笔法上显得比较“原始”。
蔡邕喜好提携后辈,这一点乃是出了名的,并且段增也信赖本身的书法足以让蔡邕谛视,在见到本身的书法后,必定不会吝于一见。
说到这,蔡邕将目光看向门房道:“来的是段家哪位公子,他可有说这字帖是何人所书?”
他抬开端来扣问道:“这到底是哪位书法名家写的字帖?”
回想起客岁段增另有过设棚施粥、布施哀鸿的善举,蔡邕对这位段家小公子的观感是很不错的,没想到此次对方竟然会登门拜访他。
马日磾有些莫名其妙,扣问道:“伯喈,刚才你不是在赞叹吗?如何现在又感觉可惜?”
蔡府外,段增此时已经等待多时了,虽说内里一向没有动静,但他一向保持着耐烦。
如许的行书才真正称得上别树一帜,对于蔡邕这位书法名家的打击力才会如此之大,乃至于蔡邕两眼放光,口中连连赞叹,连马日磾对他说话也没听到。
段增只觉得本身的书法固然不错,但比起那些真正的名家来却还差得远,以是奉上这字帖时,固然预感到了会获得蔡邕的赞叹,却没想到这份字帖对蔡邕的打击远超他的设想。
段增似笑非笑的看了曹安一眼道:“如何,你是感觉内里的太阳太大了,想早点归去歇息吗?如果是如许的话,那你先归去吧!”
“莫非是段家那位小公子?”蔡邕有些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