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施针[第2页/共3页]
针灸大夫不像风雅科大夫那么受人尊敬,但是小乐岂是那种俗人?只要能治病,就连按摩他都不介怀,何况针灸。眼看这位董懦夫两三针下去,孙公子就不咳了,他天然想一探此中奇妙。
董懦夫的这只手,硬生生悬在空中,没有碰到徐小乐。
徐小乐正猎奇地用掌心劳宫穴去感到毫针针尾。董懦夫正要禁止徐小乐,就听徐小乐道:“缺哪些?我抄给你呀。”
那壮汉一身劲装,面孔倒是生得漂亮,就是年纪上去了,约莫四十高低,所谓“老白脸”者。
正所谓里手一脱手就知有没有。
徐小乐一个健步上前,按住了孙公子:“孙兄尽管躺着。”他揉了揉手,搓了搓指尖,正要将手伸进被子去评脉,就听到内里传来咚咚的脚步声。回声而入的是孙家另一个老仆,还带着个壮汉。
董懦夫取了两支毫针,衔在口中,翻开孙公子的被子,解开小衣,捻了一针,直接从喉结下的胸骨上窝――天突穴刺入。这处所也算是人身关键,蓦地见到有人拿着针就往里刺,两个老仆都吓得不敢说话。
董懦夫捻了另一支毫针在手,取了锁骨下的中府穴,凝神静气,看似随便地刺了出来。然后又从针包中取了针,持续施针,道:“这是小题目,很快就好了。”
徐小乐扫了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一套完整的九针。从针的质量上看,涓滴不逊于太病院针灸科那些老大夫常用的。看来这董懦夫说本身家传针法,并非诳语。
徐小乐上船以后非常低调。本身的实在身份哪能到处鼓吹?故而只说本身是个走方郎中,去雷州增加见闻。至于正科、太病院之类的事,决然是不能提及一字的。是以孙公子和主子晓得徐小乐是大夫,却不晓得他是个这么了得的大夫,只要实在吃不消才来找他,也是病急乱投医。
徐小乐并不矫情,穿好了衣服就跟老苍头去了孙公子的船舱。
徐小乐只好起家让开。
董懦夫一边入针,一边道:“你让开些,别碰到针。”
徐小乐已经都挨着董懦夫了,毫不介怀道:“内经所谓‘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当是此说。”
孙公子不敢点头,只是尽量压着嗓子道:“不疼……毫无感受。”
听到徐小乐出去,孙公子勉强要坐起家。
那老仆道:“我请了这位董懦夫为少爷治病。”
董懦夫见徐小乐能引内经原文,晓得这不是个只会背两个方剂的走方郎中,神采暖和了很多,道:“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素问》乃百医之源,焉能不读。”徐小乐又道:“《经脉》乃是循经辨证的底子,焉能不熟。”
邀来徐小乐的老苍头职位不如那老仆高,此时红着脸不敢说话。
孙公子是闽商大户的嫡派子侄,今后能够就是靠这条商路用饭的。他没想到本身的人生方才起航就遽然暴病,眼看就要死在这船上了,不由悲从中来,又是一阵咳嗽,咳得撕心裂肺似地痛。
徐小乐一听,的确有事理啊。他是风雅科大夫,在医家生态圈里算是职位最高的。不过也有个费事,如果药配不上,医术再高又能如何办呢?莫非跟病人讲讲医理,病就好了?
徐小乐见地过官宦、亲王人家的场面,本身的荷包里也是鼓鼓囊囊,不会缺银钱。是以不感觉这些人有甚么了不得,只是不测闽省的商贾竟然也如此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