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节 强渡虎门[第3页/共4页]
打下南山炮台以后,就即是翻开了虎门炮台群的第一道锁。以后能够挑选的进犯方向,一个是进犯间隔阿娘鞋岛比来的虎门寨,这座城寨也是康熙年修建的,汗青一样能够追溯到明朝。不过明朝的虎门水寨设在阿娘鞋岛上,在现在虎门寨的位置驻扎的是陆营。康熙年间海禁,这一带的住民全数内迁,只留下了一座水寨。海禁结束以后,康熙才在承平河东畔的石岐岭的大仁山上重修寨城。新建的寨城就是现在的虎门寨,初期是夯土,厥后才包砖。
这些年,不止是周琅派兵去打过一次广州,威胁广东本地的权势多了,最频繁骚扰广东本地的,除了多如牛毛的海盗匪帮,最具威胁的是越南西山王朝调派的海兵舰队。
朱珪并没有才气处理全部广东有海无防的弊端,因为需求投入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太大,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够处理的,可他有才气处理重点、关键地区。
南山炮台对岸的珠江江心,靠近主航道左边,有一座岛或者两座岛,叫做横档岛,如果算作两座岛,则称上横档岛和下横档岛,两座岛如同汉字“二”的两横,横在江心中,情势险恶,去横档来路的意义。
有了攻打南山炮台和横档炮台的经历,打大虎山炮台并不难,但舰队没兴趣打。
打击终究开端了,战术没甚么取巧的处所,只是挑选一个最好的角度,尽量遁藏炮台火力,同时又能对炮台形成威胁,然后轰击炮台罢了。别的共同作战的陆军兵士择机登岸,从陆地上建议进犯。
周琅舰队攻打的第一座炮台,是虎门镇外,阿娘鞋岛(后称威远岛)上的南山炮台。南山位于岛屿偏西南海滩处,临水贴浪,正控珠江主航道。炮台建于南山顶,为岛上制高点。这座炮台最早能够追溯到明初防备倭寇时候修建的工事,现在的炮台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构筑的,雍正、乾隆两朝变动不大。鴉片战役前,关天培等清军将领,又前后修建了镇远和靖远两座炮台,三座炮台成品字状,合称威远炮台,厥后阿娘鞋岛才改称威远岛。
由陆地向潮汕推动的打算周琅已经打消,但是广东向福建的渗入却一向在停止。
鴉片战役前的1834年,两艘英国轻型兵舰,曾经闯过虎门炮台群,等闲突入黄埔港。引发了关天培等清军海军将领的存眷,以为是防备体系不可,重新打造了多座炮台,修建了三道防地,可惜最后还是不可。关天培如许的民族豪杰,以战死的代价,传闻都没有打死一个英军,独一的战果是打伤了五个英国兵。
但朱珪打造了大量万斤大炮,西方一级战列舰上设备的最大口径64磅重型舰炮,清军称之为8000斤重炮,这类万斤重炮,谁也没有见地过,让周琅非常担忧。
对广州城防也停止了整饬,裁汰冗员,招募水勇,任用勇将,严加练习,总之一个文人能做到的极致,他都做到了。
周琅有所担忧的是,战舰的火力题目,这两艘战列舰,火力根基上跟狮子号相称,一艘设备了64门大炮,此中24磅炮有20门,另一艘设备了70门火炮,此中24磅炮有30门,两艘船加起来的火力比当时马嘎尔尼舰队要强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