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节 经济大收获[第1页/共4页]
“便利的时候,怡和行也不是不能重开!”
听到这里,伍崇曜更是惶恐,又一次叩首:“大人还是饶了小人,不瞒大人,家父生前宁肯停业也想丢了怡和行这个招牌,小人如果在用这招牌,那就是不孝之子啊!”
早在第一次鸦爿战役之前,广州很多行长就已经变成了空架子,虚有其表,运营所得乃至不如给朝廷贡献的多,可谓是入不敷出,很多行商当时候就打了退堂鼓,何如入了公行,想要自在退出,官府也是不承诺的。
朱敬伦摆摆手打断伍崇曜的道贺:“伍店主切莫急着道贺,本官有一个不情之请。本官若就任新安知县,就该为新安百姓谋福。可现在新安因为战乱,百业凋敝,本官想请伍家在这里开一家大商店,就近跟洋人做买卖。本官的那笔银子,就存在伍家的铺子里,也便利本官随时调用,不消的时候,恰好便利伍家用来周转一二。”
伍崇曜又不竭推拒。
除了极个别以贿赂官府胜利退出工行外,绝大多数都没有体例胜利脱身,就是大名鼎鼎的伍秉鉴也被官府逼迫着始终在做十三行总商。
听到这里伍崇曜松了一口气。
看到伍崇曜的表示,朱敬伦晓得勉强他是没用的,也晓得那些关于十三行的故事或许是真的,行商到了前期,真的是没人情愿干了。
伍崇曜愣了愣,没想到朱敬伦是想要本身在新安开设一间商店,这不是甚么大事,伍家的铺子多了,多一间未几,少一间很多,至于跟洋人做买卖,伍家一向是跟洋人做买卖的,即便十三行的公行打消了,可伍家的干系网还在,仍然是最大的出口贸易商。
伍崇曜诚惶诚恐:“大人恕罪,不敢欺瞒大人,借着大人的动静,小人在广州也赚了一点。以是这一百二十五万两,是一分钱都不敢少了大人的。至于说佣金一事,大人休要再提,当真羞煞了小人也。”
不提也罢,朱敬伦窜改口气:
方山解缆了,伍崇曜来了。
东印度公司的汇票,名义上普通是从广州汇到伦敦,或者从伦敦汇到广州的,是以广州有人持有东印度公司的汇票一点都不奇特,只是受战役影响范围不会太大罢了。但这里伍家能够吃独食,也是一笔不小的利钱。
但朱敬伦态度果断,仿佛真的跟钱过不去一样,对峙道:
朱敬伦笑道:“现银我也没处放去,放家里还落得一个贼惦记。汇票吗,我也不筹算去英国做买卖,也用不上。别的红利一百二十五万两,都是仰仗你们伍家了,就给本官一百万两吧,那二十千万两就当作给你们的佣金。”
朱敬伦愣了愣,伍家到底遭到多达刺激啊,伍秉鉴竟然要把本身一手打造的金字招牌,当作烫手山芋?
有一小我尽皆知的故事,伍秉鉴家有2600万银元,合1800多万两银子,伍秉鉴表示情愿交削发产的八成,让伍家分开公行,安享残剩那两成财产,成果官府都没有承诺。能让一个唯利是图的贩子,情愿交出绝大多数财产只但愿脱身的行业,绝对称不上甚么好行业,起码风险已经超越了这些贩子情愿承担的极限。
并且这一次伍崇曜确切被吓到了,朱敬伦供应的动静很精确,伍崇曜第一个反应就是,朱敬伦不但在广州的洋人中有探子,乃至都把探子派到了伦敦去,更让他惊骇的是,朱敬伦竟然另有如此操纵汇票的体例,他更感觉这小我可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