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第485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二)[第1页/共6页]
颠末一番长久而狠恶的较量,周王吴襄带着他的兵马仓促撤离京畿,逃回了位于洛阳的大本营,晋王祖大寿顺势追击,节制了大同、宣府、山西和北直隶的大部分地区。而吴襄仅仅只节制了以洛阳为中间的一部分豫西地区,另有山西省西南一隅的平阳府——至此,关宁军正式分裂为周、晋两家诸侯。
“……哼,枉这髡贼自称宋室苗裔,现在观之,穿戴竟类胡服,须发亦随便毁伤,想必其国中中原道统已绝,已和蛮夷无异矣。”在沈廷扬的身后,方才带着家小从宜兴一起逃到江阴的南直隶名流陈贞慧,一脸不屑地摇了点头,状似悲悯地感喟道,看他那神情,仿佛是见到了甚么不得了的人间悲剧普通。
伴跟着悠长的汽笛和滚滚的煤烟,长江的水面上呈现了一艘气势差异于这个期间的蒸汽动力船只。
对此,深知现在时势险恶的沈廷扬只是微微一笑,但夏允彝这个愣头青却硬是当了真,也不管当前的局势如何,立即就跳出来发言了:“……赵先生,感激诸位仗义来助,不过固然眼下两国已经媾和缔盟,可有些话却得先说清楚了。贵国自称前宋苗裔,传承中原道统,这却置我大明于何地?我大明自洪武起,平贼寇、驱鞑虏。百战而得天下。自古得国至正者莫过于此。何况我大明读书种子何止万千。向学之风亦不是贵国这等蛮夷小邦可比,这中原正朔在哪可得说清楚了。今后王师摈除鞑虏,规复神京之时……”
至此,上海的永和朝廷总算是熬过了这一波军事危急,临时保存了下来。而代价则是全部姑苏府在本年遭到了第二场洗劫和搏斗,到处哀鸿遍野。而半个松江府也被糟蹋得满目疮痍,奄奄一息。
(看过《甲午战役》的人都晓得,蒸汽铁甲舰期间的海战都是兵舰还没呈现,就已经能看到烟柱了。)
但是,仿佛是上天看不惯统统诸位高贵的天子陛下,竟然都挤在小小的南直隶境内普通,紧接着,在大明天下的其他各省当中,也接踵出现出了称孤道寡的人物——就在富庶文弱的江南水乡,被鞑虏铁骑化为一片血肉磨坊之际,本来已经烽烟暂熄的北国,也再一次悄悄燃起了新的烽火……
乃至就连松江府的这个“大明朝廷”能支撑到现在,也多亏了澳洲髡贼的援助呢!如果没有髡贼渡海贩来的数十万石粮米,前后运走的数万饥民,让一穷二白的上海朝廷勉强有了点儿转移挪腾的本钱,眼下的松江府只怕早已被暴民给烧杀成一片废墟了,那里还能派得出海军来援助江阴?别觉得这些米粮是付了钱的,就不当回事,觉得理所当然——如果没有澳洲髡贼的大海船贩粮过来,你就算家里藏了再多的银子,在这等烽火乱世当中,又能买获得些甚么?说到底,大师都是指着澳洲髡贼才气活下来呢!
但不管如何说,明清两朝对峙于江南的局面,仍然是持续保持了下来。
“……呵呵,沈军门亦是别来无恙啊。”固然对沈廷扬这位沙船帮首级没甚么友情,但赵引弓在尔虞我诈的江南士林混了这么久,各种大要工夫也都学得不错,只见他未做涓滴停顿,便上前拉住沈廷扬的手,笑着说道:“……鄙人幸不辱命,现已送来铠甲二十副,军刀九百把,铁枪头六千个,火帽快枪六百杆,发射火药十桶。别的另有粮砖二十箱,六磅炮五尊,炮弹三百发……喏,海员们已经把火炮开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