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第443章 、岭南无战事(中)[第1页/共4页]
老弟啊!别踌躇啦!从龙需趁早啊!值此乱世当中,戋戋脸面又算得了甚么?你又没吃过大明的俸禄,身上也没有大明的功名爵位,即便想要当前朝遗老,仿佛也不敷格吧?”
沉默了半晌以后,徐霞客终究点了点头,承认了徐仲昭那套观点的精确性,同时感到口有些干了,便从坐位下的小藤箱里翻出一瓶凉茶,拔出软木塞灌了一口,又接着说道:“……现在大明内忧内乱,朝堂上奸臣列举,百姓亦是不得安生,我这两年一起走来,只见得这大明天下,到处皆是饿殍无数,连江南富庶之地亦是如此,反倒是澳洲人这里,百姓的日子倒是称得上安乐富庶……或许天命真的要转移了吧!”
并且,实事求是地说,这天下如果落入澳洲人的手中,对万民而言,恐怕也并非甚么好事。
“……是了,多谢仲昭兄点醒。纵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等毕竟只是戋戋一介草民,只怕是没阿谁本领,也没那等心机,帮那朱家皇室保住江山社稷了。”
在消弭了先前的隔阂与纠结以后,两人的表情也就放松了下来,未几时就各自斜倚着柔嫩的靠枕,在马车的沙发上打起了盹――现在这两人都已年事不小,在明朝算是爷爷辈的人了。长年跋山渡水的远行游历生涯,固然让徐霞客练出了一双铁脚板和一身好筋骨,但也给他的身材堆集下了很多暗疾。
“……唉,你说的是啊……确切是这个事理,让澳洲人坐江山又有何不成?大明只怕是气数已尽了。”
对此非常猜疑的徐霞客稍一游移,便立即翻开车门,叫停了车夫和扈从步队,扣问此乃何意?而那随行扈从的那位治安军中尉,则非常客气地答复说,“……二位高朋有所不知,现在广州正在大兴土木,到处喧闹不堪,恐怕倒霉于歇息。以是我们首长早有叮咛,要在城北的长留道观安排两位高朋下榻……”
“……哎呀,想不到贤弟竟然早有成算,愚兄先前真是杞人忧天了!”
(史乘上说徐霞客仿佛熟谙张溥,还跟黄道周是老友,但跟其他的复社名流联络未几。因为两边职位相差太大,如果说方以智、张岱是“都城十至公子”那样手眼通天的顶级纨绔,徐霞客就只是一个浅显的农场主了。并且徐霞客的春秋也比这些明末名流老很多,大抵相差一二十岁,天然混不到一块儿去。)
如果说,当徐霞客方才从江阴故乡解缆,南下琼州的时候,还只是把占有琼州的“澳洲人”,当作一帮别致风趣的“异域来客”。那么比及他踏上归程的现在,全部神州大地都已经被澳洲人搞得天翻地覆了。
听了徐霞客的这份谋算,徐仲昭顷刻间转忧为喜,“……也是,值此天下鼎革之时,与其待在官衙诗社里舞文弄墨,做一个寻章摘句、歌功颂德的近臣,还不如效力军前,卖力挣几个军功来得实在,今后说出去也更有面子,不至于被当作幸进之徒!公然还是贤弟考虑全面!愚兄自愧不如……”
更何况,以他这一年来的所见所闻,这澳洲人的胸怀气度和武力财产,都庞大得让人难以设想,至于各种鬼斧神工的惊天奇技,更是骇人听闻。一旦他们真的下定了逐鹿中原之心,这大明绝对是万难抵挡。
除此以外,华丽、东岸、南非、澳洲等加盟共和国,也纷繁聘请徐霞客前去游历和撰文,以便于在鼓吹自家地盘的时候,能够拿得出一些上层次的名作――如果能整出几篇《徐霞客游五大湖》、《徐霞客游火地岛》、《徐霞客游大堡礁》、《徐霞客游马丘比丘古城》、《徐霞客捕鸵鸟》等等之类的名作佳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