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各怀鬼胎[第2页/共2页]
沈谦行事狠辣,又是不讲情面的,谁敢顶风作案去。
宋辙亦是要站在此中的,只是这氛围有些奥妙,本来世人虽与他不算甚熟络,但场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号召。现在看着他来,只是侧过身去挪位置,本来窸窣低语自他来后,鸦雀无声。
“任兄如何筹算?”韦员外郎摸索问道。
谁说不是呢,上面的官员不敢说话,但眼神交代颇是热烈。
“谁说不是呢?”
这也是世民气头的设法,内阁夙来面和心反面,正副之争看似不存在,实则阿谁位置谁不想做。
繁华繁华的日子过惯了,早已健忘当年的艰苦。
“尽管当户部的人就是来赈灾的,白送来的粮食尽管敞开大门接下!如果多问甚么,诸位是晓得甚么该说,甚么不该说的。”赵炳行事自来大胆,他背后是靠着大树,是以从未将二品下的官员放在眼里过:“即便宋辙是高品的门生又如何?那内阁何时姓高了?”
韦员外郎忙道来迟,见同僚不语,只能硬着头皮又道:“不知宋辙安在?”
世人前行,宋辙只觉衣袖被人扯住,侧目一看竟是任员外郎递了指节长的便条来。
昨夜玉京都批示使司兵马过境,本日天蒙蒙亮时总督衙门就收到了信。
赵炳是山西人,与公孙贺是同亲,这些年借着这机遇,从同进士出身的八品县令,一起青云直上。
老东西,把好事丢给我来做!韦员外郎不是傻的,忙捏了捏中间人的手腕:“任兄慎言,这可不是儿戏!”
清吏司衙门好歹是户部垂管,任员外郎这才开了口:“宋老弟站得那么远何为。”
话到这份上,赵炳思忖半晌:“不如就派布政使司两位参议与两位大人同去,可行?”
韦员外郎有些怵背面跟着压粮的兵马,虽说没得甚么上得了台面的官跟着,可儿多嘴杂的,不好交代,看着这巡抚衙门是不接送粮的差,遂皱眉道:“灾恋性命岂能等?不如赵抚台安排人与下官们一同去平阴。”
“这……这可如何是好!”
宋辙眉宇轻抖,不敢多问这是何意。
此番领命也是心焦,虽说人在户部,身不由己,可万一获咎了内阁,岂不是不值当。
“抚台,齐总督留了话,说是去登州卫练兵半月。”前去总督衙门叨教下的人回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