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夏皇的抉择,林墨辞官[第1页/共2页]
“身为翰林院侍读,救人后,理应上报朝廷,而非行此超越之举。”
就在这时,老寺人韩福扬起鸣鞭,大声喊着:“寂静”。
“混账,朕乃一国之君,岂容尔等霄小焉敢一再挑衅,真当我朝不敢与北晋全面开战不成?”
话落,二人齐声拜谢圣恩,不敢有半句牢骚。
此话一出,比克赞气得火冒三丈,怒不成遏道:“好,好得很,某倒要看看,你南夏可否接受住北晋十万铁骑的肝火。”
林墨微微抬头,缓缓说道:“宁为百夫长,胜做一墨客。”
“老臣发起,应将林墨…”
惩罚完魏谢二人后,夏皇便将目光转向林墨,沉声道:“林墨。”
“草民气知,投身行伍亦需一步一足迹,听闻此番武举科考前十名可封武将职位,草民愿试上一试,继我林氏衣钵,还望陛下成全。”
文仲话音未落,林墨便轻笑一声,打断道:“呵…我说文相,您说的惩罚没法是将草民革去官身与功名。”
“谢晓云,作为六扇门总捕头,临安出了如此大案,你竟毫不知情,对此,你有不成推辞指责。”
“草民知罪,请陛下惩罚。”
“相爷口口声声说草民乃乱臣贼子,大家得而诛之,如此倒置吵嘴,是非不分,草民虽不善言辞,但若不自证明净,怎对得起我林氏满门英烈。”
一时候,统统的喧闹声戛但是止,只剩下鸣鞭的反响在耳边缭绕。
获得夏皇应允,林墨当即躬身一拜,“草民谢主隆恩。”
百姓们也停止了交头接耳,屏息以待,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谨慎翼翼。
林墨并未再去理睬文仲的无能狂怒,直接带着一行人徐行分开。
呼老伴,共秋光。
闻言,比克赞瞪眼夏皇,道:“夏皇陛下,您当真想与北晋开战不成?本王劝您还是三思后…”
话落,百姓又纷繁怒责起来,叫骂声响彻天涯,吓得比克赞连连后退。
“林墨,你可想好了?十年寒窗苦读毕竟不易,君无戏言,若朕本日应了你之要求,而后,便再无回转余地。”
“念你初入宦海,且胜在情有可原,可若不惩戒于你,难堵住悠悠众口,便罚你一年俸禄,官降一级,你可佩服?”
闻听林墨此番言语,令夏皇心头不由一颤,仿佛在这一刻,方才林墨扫了他的严肃之举尽皆烟消云散。
“老三,你且留下此地,帮手禁卫军有序分散百姓。”
夏皇话音一落,文仲作势便要拜别,见状,林墨赶紧叫住文仲,嘲笑道:“诶…呵呵…文相别焦急着走啊,相爷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草民偶有所感,愿赋诗一首,赠送相爷。”
夏皇刚迈开的法度较着一顿,微微有些愠怒之色。
夏皇作为一国之君,全部过程中竟全无存在感可言。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唯有酒偏香。
“草民在。”
听到林墨又要作诗,正欲拜别之人纷繁立足,竖起耳朵,筹办聆听诗仙佳作问世。
林墨这首词实在太狠,指桑骂槐的陈迹不成谓不大,此中意义不言而喻。
这时,文仲微微上前一步,躬身作揖道:“陛下,林墨此子以下犯上,在潇湘馆内大放厥词,歪曲老臣,若不严惩,实难令人佩服。”
“相爷且听好了,草民将此诗定名为《赠好官文相》。”
“行了,朕本日也乏了,现在天气已晚,尔等便就此拜别吧。”
被夏皇点名,魏文通吓得连滚带爬,而谢晓云则比较淡然,二人一前一后走到宫城前跪地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