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堂之上(中)[第1页/共3页]
“备才疏学浅,然备亦做过几日县令,深明一理。凡断案者,讲究铁证如山,当庭对证,世人觉得然否?”
曹操踱了两步,猛地回身面对群臣。
曹操看了一眼那人不悦问道,刘协一样将目光转向此人,但眼神一样不满。
(未完待续)
“臣遵旨!”
天子已然开口,刘备再没法推让,他微一叩首,脑袋中便已有了主张。
曹操扬起双手向下压了一压,“此人之言虽不成取,但他有一发起倒非常风趣。”
一个浑厚的声声响起,公鸡嗓的男人赶紧称是。
曹操点头附和,但他双眼迷惑,不知刘备此时提起断案所谓何意。
“陛下,民意似水,朝堂似舟。本日之事虽小,但乃万民谛视之大事,如若措置不当,且叫百姓如何对待朝廷,到当时朝廷失于严肃,此祸甚于兵祸十倍,且不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此人之言乃图一时之安闲,却毁汉庭之底子,诚不成取也,其心可诛。”
“草民有话要说!”
李三被人直斥脆弱面子也挂不住了,恼羞成怒的说道。
“诶――玄德此言过谦啦,汝但说无妨。”
王大锤梗着脖子声如蛮牛。
“汝之意为何?”
背后被重重一推,刘明义脚步不由自主的向前走去,跨太高高的门槛,内里灯火光辉如同白日,刺的刘明义眼睛生疼没法展开。
“以臣鄙意,当以油鼎置于朝堂以外,当使臣之面将狱中三人投以烹之,则此难自解也!”
有一人站起反对,此人姓元,单名为糠,乃迎天子时,跟随天子身边之老臣也,官拜大客曹。
打单了一句后,几名流兵将三人双手反剪绑在身后,又用绳索紧紧捆缚身材,便推着三人向牢门外钻去。
“丞相,备何德何能,焉敢妄言此事。”
忽的牢门外一人大声说道,刘明义三人一下子站起家来。
“吾意已决,就按玄德之言,在此朝庭之上设一大堂,速派人押送本日肇事犯事一干人等并召来匈人使臣,另在朝廷以外设一油鼎。”
进入一扇大门,门后的空位上一只巨大的油锅正架在上面,火焰很旺,油锅当中某种液体不竭咕嘟嘟的翻滚着。三人至此便不在前行,兵士们一言不发的站在那边,仿佛是在等候甚么号令。
王大锤冷哼一声,他实在看不上李三的品德,感觉此人太不仗义。
刘备话到此处不再言语,但以曹操之聪明亦是一点即透了。
没有人答复他的题目,两名流兵把李三一左一右的架在中间向内里走去,刘明义与王大锤跟在身后,剩下的兵士则走在最前面。
曹操一撸长须面露笑意,世人之态恰是他决计为之,借诛杀元糠给汉献帝刘协一个上马威,此朝廷非彼朝廷,他曹操才是真正的仆人,刚才刘协发怒,让曹操非常不喜。同时他也重视到刘备那张古井不波的双眼,心中对刘备的猜忌防备之意再次减轻,此人之心堪比顽石难以摆荡分毫。
出了大牢,前面是被暗淡的灯火照亮的门路,一名面白不必的男人正负手等在那边。
曹操不解,刘协就更不明白了,他直接将心中迷惑问了出来。
“传刘明义,王大锤,李三觐见。”
“你们三个诚恳点!”
“你不怕,你不怕你就说这些事都是你干的,与我没有干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