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羲皇造字[第2页/共2页]
龙中堂又是一愕,脱口问道:“陛下,您?不熟谙字吗?”
想到这里,龙中堂俄然灵光一闪,蓦地想到一个证明身份的证据,不由欣喜交集地暗自合计:不消整部《庄子》,仅用《外篇》足矣。
本来,固然黑板上只要戋戋三十六个字,可龙中堂重新看到尾,却发明满打满算,他也仅仅认出最右边最上面的前四个字——“一二三四”——这四个字别离是从一到四,刻出一二三四条横线。
并且,无独占偶,在《庄子·外篇·山木》中,另有神农和黄帝共同呈现的记录——“……此神农、黄帝之法例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
“你这孩子。”皇后哑然发笑,责怪道:“昔日,羲皇造字,陛下便跟从在侧。陛下若不识字,天下另有识字之人吗?”
龙中堂惊诧一怔,旋又觉悟——夏商时才用竹木简为书,而眼下正值炎黄期间,比夏商足足早了两三千年,岂能认得数千年后的初级宣纸呢?
龙中堂长声赞叹,畏敬中还是满腹迷惑,心想:世人皆知仓颉造字,何故炎帝陛下一向说羲皇所造呢?
若要顺势把这个字符当作“十”字,可紧跟在这个字上面的一撇一捺,不是一个“八”字,就是一个“儿”字,乃至还能够是个“人”字或者“入”字。
幸亏炎帝仿佛并没有重视到龙中堂的难堪神采,左手稳住木板,右手食指指着第三行中间的一个字,轻声问道:“你看这是何字?”
龙中堂已然看得清清楚楚,瞠目结舌中,不由暗自惶恐——本来,皇后的武功的确深不成测!
炎帝微微一怔,并未接过,满面迷惑地看着龙中堂,迷惑问道:“这是何物?”
“哦!”炎帝轻哦一声,持续问道:“这个‘子’字呢?”
本来,《庄子·外篇·胠箧》中记录道——“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心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回禄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来往。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但是,紧跟在“六”下边的阿谁字,不管横看竖看,都像楷书内里的“十”字。
说话声中,皇后微微侧身,右臂轻舒,右掌五指微曲,冲着身后反手虚抓,风声响处,一道黑影腾空而至,眨眼便落在皇背工中——倒是一块两尺余长、一尺多宽、一寸多厚的黑木板。
“唉!陛下。”皇后轻叹一声,垂下视线,无可何如道:“您对继儿,宠嬖了。”
“这个。”龙中堂又是一怔,心想:这几近是最简朴的字了,您白叟家还不熟谙?因而随口答道:“它的字面本意专指儿子,厥后含义甚多,比如刀子勺子,另有对圣贤的尊称,就像我方才所说的‘庄子’,乃至另有人作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