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刘辩重立南北军[第2页/共3页]
“这……陛下言重了,臣服膺陛下那日所言,只要陛下在臣才气活得好。”
“侍中杨彪,弘农杨氏可用,京兆尹司马防,河内司马氏亦可用!”
“陛下可用之人太少了,如此年纪,竟要日日忧愁国事,做臣子的有罪啊,还是让我用这篇表奏拉拢一二吧。”
刘辩拍了拍他的肩膀,张让闻言,喜上眉梢,他作为常侍天然晓得这批酒的代价。“陛下这是要补我倒腾皇庄的亏空啊,还是陛下对咱好啊。”
“国丈……荀氏叔侄,荀彧可直接入朝觐见,荀攸便送与孟德一用,牢记,莫要搞混了。”
袁滂无法地看了一眼蔡邕。
接着从张让处得知,黄巾之乱时,便有很多人丁逃往荆豫之地。
刘辩侧目问道,他感觉寺人还是要经常敲打才好。
“张常侍,皇庄之事本就是你卖力,我也干了农活,该放饭了吧?切莫浪费,与世人普通便好。”
幸亏此时刘辩身边除了颍川唐家这个文官世族外,并无其他世族较着示好,现在重设这南北两军,也是在向天下武人开释一个能够投奔本身的信号。
“陛下,司空袁逢求见。”
“我也是这个意义,但石油之事不成流露,朝中不乏有表里不一之辈。”
“但陛下决计提及我非汝南袁氏,似是对汝南袁氏非常顾忌啊。”
“臣遵旨。”
“不可,还得加上王允王大人才好,三人共同表奏,”
蔡邕说罢,将表奏递给了唐瑁。
“陛下!王将军返来了!”
皇庄内,田亩中。
时价午后,他想着可贵出宫,干脆便放慢了回城的脚步,带着世人在洛阳城中逛了一圈。
深夜,太庙中,刘辩一如既往地在读书。
刘辩的两位教员,立即纳头便拜,童渊还好,王越本就是虎贲将军,现在成了中尉,也算是升职了。
“多谢陛下厚爱,臣等定当广收门徒。”
刘辩思考着,又吃了块饼。
“孟德未报我军折损,想必是要让王将军面呈的。”
“王教员,此战你感觉统兵将领如何?”
“袁大人所言甚是,表奏我已写好,不知明日,两位谁来开口?”
刘辩咽下口中食品,大声说道。
在刘辩的意难平中,荀彧也算一名,无汉禄可食,实在不该是这位王佐之才的结局。
“唐老有可用之选?”
刘辩和童渊两人见仨老头不吃,冷静地在一旁狼吞虎咽,本日他最高兴的除了大捷以外,还能收成荀氏叔侄。
张让说罢,王越已经站在了太庙以外,解甲挂印。
“此事你做得不错,但你已位至常侍,朕封无可封,你说朕该如何赏你?”
王越闻言,脸上再次暴露惊奇之色,“启禀陛下,我军并未折损,死伤皆是西园兵士,我来时,已将新军合入曹校尉麾下了。”
“的确,汝南袁氏本就是四世三公,嫡子袁术又是汝南太守,朝堂之下属空袁逢又无靠近陛下之意,其心难料啊。”
“别的,再发一令,令助军摆布校尉,赵融、冯芳快马加鞭,从孟德处带回西园兵士,交由大将军办理。”
“蔡大人,袁大人,此事应当让朝臣尽知啊。”
“童渊有一事不解,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为何还要篡夺荆豫之地?”
王、童两人打动得不可,这可比甚么官职更有效,一旦鼓吹开来,他们便是本朝独一份,今后估计大部分武官都会出自他们的门下,的确是原地就成了新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