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针锋相对[第1页/共2页]
说是后堂,实在跟前厅只要薄薄的木墙之隔,那边说话,这边清楚可闻。
崔璟给题了字,好好运营,几千贯罢了,最多十年就能赚到。
徐昀从袖中取出食谱呈上,道:“这里详细记录了八珍做法,使君任选府内一厨子学会,不再别传便可。”
既然徐昀把这些宝贝疙瘩给卖了,天下没不通风的墙,杨家是不是也有机遇从平分一杯羹?
同一时候。
真的是刚巧吗?
崔璟大赞道:“你能有这等胸怀,证明我没看错人。日掉队了州学,用心苦读,出息自不成限量……”
乌金和参军都是时人对猪的称呼。
杨简的神采越来越丢脸,常常听到崔璟嘉奖徐昀,心头就在滋滋的冒血。
杨一亭和杨简从后堂来到前厅,杨简急不成耐的教唆道:“徐昀好大的胆量,连使君看上的女人都敢介入。门生鄙人,愿为使君前去压服乔娘子,让她不受徐昀的花言巧语蒙蔽……”
再转头望着县衙,胸口憋着那股气郁结不开,闷哼一声,嘴角又排泄了血丝。
杨一亭毕竟多吃这么些年的盐米,比杨简更能审时度势,赔着笑道:“是是,小人胡涂,小人胡涂。”
崔璟愣了半晌,眸子里闪过庞大的情感,低头看看食谱,再看看这首新诗,还是爱才之心盖过了其他,强颜笑道:“有情有义,自该如此!”
崔璟几次吟诵很久,俄然想起甚么,问道:“你连平阳县的良庖都教会了?乔娘子不筹算在平阳持续运营食肆?”
崔璟接过食谱,发明开篇竟是一首新诗,随口吟道:“草屋松棚隔小桥,碧帘斜挂篱笆腰。乌金煮去和皮擘,参军秤来带骨烧。村酒不图邀客醉,野花复喜向人娇。归舟不消撑明月,只欠西风借晚潮……好句!好句!”
现在会做八珍的良庖那么多,且自家府里也被徐昀送了一份,还要强邀貌美孀妇来当厨娘,传出去不免会被台谏官攻讦。
崔璟冷冷的凝睇杨简半晌,翻看徐昀送过来的食谱,漫不经心的道:“杨员外,本官受命梭巡江南,岂会妄图口腹之欲?方才的事,我当你一时胡涂,不予究查,此后再也休提。”
徐昀进堂后先见礼问安,道:“使君,我本日上午调集六县良庖,择每县一人达成和谈,将炒菜技法和八珍食谱卖了几千贯……”
如果全部平阳县只要乔春锦会做八珍,崔璟纳她入府,明里暗里,都能说得畴昔。
徐昀会不会是用心的?
或许,只是刚巧罢了……
杨一亭和杨简应了声,跟着另一侍从转过屏风,去了后堂。
“对!”
甚么叫使君看上的女人,如许岂不是坐实崔璟有强抢民女的肮脏心机?
崔璟正想着要不要承诺,忽有贴身侍从出去,禀告说徐昀在门外求见。
明天阴凉,冷风吹拂,让杨简从无能狂怒里复苏过来。
趴在后堂木墙上贴耳聆听的杨简顿时惊诧:
他前后态度窜改,正在于此。
杨一亭无法道:“朝奉郎收下徐昀的食谱,顾及颜面,如何能够跟他抢女人?
杨简悚然,晓得情急之下说错了话,双腿一软,屈膝跪地。
“机会错过了!”
崔璟淡淡的吐出两个字,盯着杨简,不怒而威。
出了县衙,杨简用力甩开杨一亭的手,满脸的肝火。
“是!”
徐昀是傻子吗?
昨晚直接帮了徐昀大忙,本日登门称谢,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崔璟并不料外,转头笑道:“杨员外,令公子和徐昀闹的不太镇静,见面或许难堪,可先去后堂暂避。等我见过徐昀,我们再好生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