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从陈桥到崖山 > 文人之春篇

文人之春篇[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光义在将本身的天子弟子全派下去当官的同时,对一个处所做了重点照顾。派了一叫高保寅的去作怀州的知州。怀州恰是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的辖区。高保寅刚一上任,几近连怀州衙门里有几棵树都没数清,就当即上奏——赵普犯规了!他甚么事都管着我。我要求按太祖定下的端方“罢节镇领其支郡”赵普都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罢节镇、出入郡,这都是他当年给赵匡胤出的好主张。成果没想到他本身也有当节度使的一天…啥也别说了,作法自毙!但赵普毕竟是赵普。3月,他主动做出了一出乎统统人料想以外、可谓找死的决定:他要进京!名义是给赵匡胤发丧,送老带领最后一程。太光亮正大了,就连赵光义都没法回绝。那好,你就来吧!赵光义磨刀霍霍,等着赵普上门试刀!

有的人忍了,可有的人站了出来。曹翰站在赵光义面前嘲笑着说“作诗有甚么了不起?以臣看来,那些酸丁们写的还远远不敷瞧!请听臣赋诗一首——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他日燕山磨峭壁,定抢先勒大名曹”好诗!赵光义击节喝采。固然,名将曹翰文武双全,且人生经历丰富,随便意与气合就能成佳句。但天子只是喝采,完整疏忽诗中愤怨之气,转过身来就再次对文人加恩。

就如许,文人们的隆冬到临了,而武将们的隆冬就此开端!

接下来赵光义做了件更大的事——修崇文馆。

每小我都晓得,宋朝是文人的天国。那么这扇天国的大门是谁给翻开的呢?很多人都会说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就非常好了。但赵匡胤仍还会三五不时对文人们呲牙一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是可忍孰不成忍!职业甲士们本已开端淡泊的血性杀气被空前的危急感再次唤醒,每小我都不自发握住了刀柄。但就在这时,都城里呈现了一被当时士大夫们所激赏、更被后代文人们全部奖饰的“文明”之举。

回顾汗青,不管国度如何动乱、生民如何涂炭,我们从未曾扔下本技艺里的书籍和内心一向恪守着的文明信心!就在五代如许的乱世,都一样存留着“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它们就是当时官方存储天下图书,集纳人间才俊之地。

回想一下一手创建大宋兵制、打压武人气势的宋太祖赵匡胤,都对边疆上军队实施“一国两制”边防军可随便动用本地财务赋税支出、可独立从商取利、对内对外乃至对外族买卖都可,且一概免税。且可随便动用赚来的钱招募懦夫、拉拢间谍、嘉奖士卒…总之想如何就如何。这都不算,赵匡胤在开封城里给这些边关大佬们修别墅,规格之高连施工官员都看不过眼而上报“这不对!都超越皇室成员的规格了”赵匡胤却痛骂“不懂就闭嘴!边关将士远比甚么皇室首要!缓慢造来,无使复言”

与其受小鬼欺,不如直接面对阎王!回到赵光义眼皮底下,一举一动让全天下人都看得见!不管如何,都比不明不白死在内里强!

3月17日,刚做了5个月天子的赵光义命翰林学士李昉等10多人编辑92类、500卷的小说类书《承平广记》和55部、4558类、援引各种册本达1689种、478.4万字、1000卷的百科类书《承平总类》(赵光义爱读书是史上出了名的。《承平总类》因修成后供赵光义御览,每天3卷,1年看完。是以改名《承平御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