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篇[第4页/共4页]
一文武双全、人中龙凤的恋人,一听话孝敬、聪明懂事的儿子,另有一虽内部伤残,却己清算洁净的帝国。大辽曾在她手里答复,当她死去时,她又给它打下了耐久昌隆的根底…萧燕燕,你可有遗憾吗?
24日祭天大典。大宋真宗天子赵恒身穿衮服,头戴冕冠,率先奠献,大宋辅弼王旦在旁跪读玉册、玉牒笔墨“天赐天子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当然这是简化的,原文3篇“玉牒文”“玉策文”“玉册文”合计共640余字,都记下来的话即是上了堂古文课,且会让我们更佩服赵恒。夏季的泰山极顶是非常冷的,就算他的“衮服冕冠”再特制加厚,恐怕也不是那么舒畅。
第二,祭天需求玉器:玉牒加玉册
天子派孙奭去辽国,告诉他的好弟弟及萧叔母,我这是要去山东地界“祭天”可不是第三次御驾亲征啊!盟国不必骇怪…
1008年10月23日,大宋真宗天子赵恒登泰山!连同天子在内共24人。此中有2位王爷——宁王赵元偓、舒王赵元偁。即宁且舒,口彩甚好。外加“大礼五使”等顶级官员及一些有头有脸的寺人。而在泰山脚下直到玉皇顶的一起上,保卫兵士则达到了“两步一人”程度。
可就这一项,也够人抓狂的“三脊茅”到底长甚么样?哪儿出产?古书上只写了“南边”因而大宋南边总动员,终究4月末,在岳州董皓老先生的指导带领下“三脊茅”终究找到了,数量也很多:30株。
这回六合人三才合一。再无遗憾了,2日,赵恒命启驾回宫。20日回到开封。三司使丁谓将天书恭恭敬敬迎回皇宫大内。赐百官休假3日,东西二府假1日。又以1月3日第一封天书来临的日子为天庆节。12月上旬,由陈彭年建议,丁谓、李宗谔2人编修《封禅记》
本月,美人刘娥被封为修仪,秀士杨氏被封为婕妤。
现在这些东西由大宋朝翰林们发掘出来,上交赵恒,不知大宋官家是如何一副嘴脸,不过估计也不妙,上面那些非人类遗产最后只留下“江淮之间,一茅三脊”别的一概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