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租房和商机[第1页/共4页]
“教科书罗里吧嗦的,看着就头疼,没你讲的清楚。”苏文海道了声谢,郑而重之的把草图折起来塞进衣服内侧的口袋里,然后一脸镇静的说道:“你晓得我今天下午修了多少东西?整整三台电视机外加两台录相机!比之前一个礼拜修的都多,不管甚么弊端,一看就能找到毛病点……”
1995年中国人均月人为还不到500群众币,2000块钱差未几是浅显工薪阶层4个月的支出,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财产,有了这些钱,临时不消再担忧衣食住行等根基的保存题目了,杜秋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几套便宜的换洗衣服,然后拎着七八个袋子打车回到了云城大学――他是个很怀旧的人,穿越前在云大读了3年附中,4年本科再加3年研讨生,统共差未几呆了10年,对四周环境比较熟谙,心机上有亲热感。
杜秋翻开背包,拿出记事本,把昨晚画的十几张草图撕了下来递给他,说道:“实在这些图书馆的教科书里都有,比我写的要详细。”
“我在黉舍印刷厂干了将近10年的采购员,天底下没有我买不到的纸。”
作为三江省的省会和科教中间,云城有好几所大学,每一所都有本身的特性,比如“爱在师大”“玩在省大”等等,云大以吃闻名,不但食堂程度比其他黉舍要好,校外饭店和摊贩也特别多,杜秋在西门四周的美食一条街上逛了一会,见到了一家名为“雅园食府”的小餐馆,这家店在2016年仍然在,只不过换了更大的门面和更好的装修,他饶有兴趣的走了出来,正筹办点菜,却听背后有人喊道:“嘿!哥们,杜秋,这边。”
“你本身做的?”王慧慧有些惊奇,伸手说道:“能给我看看吗?”
不是吧……
杜秋此时俄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个赢利糊口的体例,因而不顾煞风景,抢着问道:“海哥晓得那里有卖?”
来源不明,才气卓异,如何解释?是外星人还是变异人?是节制住操纵还是剖开了研讨?
简朴是因为1995年信息技术还不敷发财,没有二代身份证,也没有联网查询体系,户籍办理很混乱,只要找个偏僻的乡村,费钱买个户口,再办张身份证,便能够轻松洗白,从一无统统的时空黑户变成身家明净的守法百姓。
杜秋对处理身份题目已经有了个大抵的打算,但还没想好详细的操纵步调,是以没有急着行动,他把钱包里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剪成碎片,连同烧成灰烬的第五套群众币一起,扔进了三个分歧的渣滓桶里,接着把条记本电脑拆开,分红三个部分,主机装在一个硬纸盒里,用胶带粘在床铺上面的床板上,内存放在一个铁制的饼干盒子里,藏在厨房的橱柜里,固态硬盘则装在背包里随身照顾,其他如电池、鼠标、电源适配器之类的东西则藏在了衣柜里。
说是熟谙,实在并不熟谙,因为在2016年的时候,云城大学四周被各大房地产公司开辟成了繁华商圈,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充满当代化的都会气味,而在1995年,这里还属于阔别市中间的边沿地带,楼宇稀少,门路坑洼,四周乃至另有农田和菜园,仿佛城乡连络部的小镇,能够说除了地名没如何变以外,其他甚么都变了。
但是身份题目说简朴很简朴,说困难却又很困难,非常的费事,令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