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番外二[第1页/共3页]
靠着树迷含混糊睡了半晌,梦中仿佛身在沈家宅院,他半夜不睡,拿了小锄在枇杷树下挖何栖藏起的酒,沈拓晓得后也不与他保护……
施翎望着火塘内一小簇火苗,心机早飞到了流水人家绕的烟雨桃溪,石船小桥,两岸无数老桃,桃溪的寒冬也未曾下过这般大的雪,伴着冬雨,未曾落地,便化在了空中。
施翎难堪,反问道:“阿驹聪明,想个别例出来。”
他单身上路,贴肉藏了短刃,人困马乏才在小客店歇上一宿,再备些干粮水、酒,过荒山野地,又坐船过江,待到遽州船埠,施翎忽得想起:嫂嫂何栖客籍便是此地。
施翎牵了马站在道上南望,过路行客见他怔怔入迷,问道:“郎君要去宜州?不如同行?”
施翎将坛子收好,跨上马看来路来路两茫茫,笑道:“恩公在天有灵,保我去羡州发笔财来,山高水长,来得不易,不去尝尝总不甘心。”
在城外一处茶寮吃了一碗面,看官道穿林而去,沿路南行便是宜州,宜州或坐船或走道,便可到桃溪,进城过十里亭,经临水街,再过石马桥,穿街巷便是沈家宅院,只是,兄嫂一家许已搬去了何家旧宅。
施翎本想点头应是,却点头道:“我不去宜州。”说罢,回身拉了缰绳,又见入城处有布告张贴,此中一张画影模糊是赵宜模样,值守的官差见他站那详看,喝问道:“那厮,你可见过画影中的逃犯?他带了一个三四岁小童,身边另有彪形贼寇。”
差役冷哼:“怕你这厮没命花用,从速走,只在面前碍事。”
赵宜轻笑,非常遗憾道:“叔父,我虽唤她教员,有师徒之实却无师徒之名,她并不认我这门生,不过当我寄读村童,偶尔指导一二。”
大雪淇澌澌不歇, 阿果趴在窗边, 用手将窗支起一点,暴露一双大眼睛诧异地看连缀飞雪, 扭头看了看施翎与赵宜二人, 抠了一小块积雪下来塞进嘴里,被冻得直吐舌头。
施翎放低声音:“我们避在边城好久,也不知两州究竟是个甚么环境,我寻个空归去探上一探,筹算将你与阿果托你教员照看些光阴,我单骑上路,快去快回。”
施翎道:“我是沈家亲戚,有要事在身不便去宜州探亲,只得备了薄礼托过路美意人送去。”
本来只当此乃戏谈,现在却勾起贼心来。有了贼心,便有贼胆,施翎仗着一身工夫,摸进了羡州,寻得弥乐教教址,将那后山翻了个底朝天,累得瘫在地上,瞪着天上浮云,本身倒笑了,摸摸凑过来的马头,暗叹本身被阿谁贼教徒给利用了。咬牙道:如果落爷爷手里,定要他生不如死。翻个身又叹:阿谁教徒早已人头落地,尸身化骨,哪劳他脱手。
待到雪停,施翎取了一锭银子,将残剩均交与赵宜,挠了挠头道:“虽是师徒,也不好吃白食,你师父清雅之人,定嫌黄白之物俗不成耐,你若得空便去街集寻些巧物。”
差役怒道:“既没见过,为何看得这般细心?”
他说的倒是羡州弥乐教教主所藏财物,当初那几个教徒流于桃溪,此中一个藏身何家,何栖还与他周旋好久,几乎伤了性命,厥后那教徒为脱身,玄门中有财物遗留,只他也不过是妄图小贼,语焉不详,真假不知。
施翎盘腿坐在火塘边, 边取暖边忧愁,手头日渐宽裕, 外相也只换得度日的粮面油盐,特长肘碰了碰赵宜,问道:“阿驹, 你阿谁女羽士教员可有思疑你的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