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2 《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下)[第1页/共3页]
安提帕特一世极其不满,在休整了十五年后,又再次策动战役,此次他放弃了水兵,决定从陆路打击,直捣迦太基城。
PS:好,场景安插完了,下期是赵政的戏份
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后,好大喜功的菲力三世还主持建立了法洛斯灯塔和罗得斯岛巨像,这两个庞然大物揭露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繁华,但这些耗损大量民力和款项的修建物,也耗尽了帝国的生机。
ps:保举一本好书,《三国纵横之凉州辞》,一本很有味道的三国书
不过这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帝国的繁华,亚历山大四世和菲力三世期间,东地中海沿岸几十座都会,都逐步生长成为贸易中间,亚历山大港更成为最大海港。
亚历山大帝国打击的跳板是昔兰尼加,这里是北非一块凸起的半岛,本地能够维系农业,在三百年前就成了希腊的殖民地,厥后连续被埃及、波斯占据,厥后在亚历山大的西征期间,希腊人回到了这里。
但是,在菲力三世身后,高卢人、迦太基、另有东方的大秦,纷繁成为帝国的新威胁,亚历山大帝国的黄金期间结束了。
同一年,在缓过一口气来,时候不忘向希腊人抨击的迦太基城,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卡的儿子,汉尼拔・巴卡出世了。
与此同时,帝国的北方,受酷寒气候影响,高卢人也如同潮流普通打击从亚平宁半岛到马其顿北部的冗长国境线,在东西方的应战下,帝国已经岌岌可危。
……
因为迦太基人节制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权,帝国没法对这些军队停止援助,他们艰巨地作战,最后攻破了迦太基的外墙,却有力突入内城。
通过和秦人的来往,希腊人已经认识到,这个天下另有一个更强大的文明,奥秘东方的中国”昊朝“。亚历山大四世对昊朝的册本极其巴望,只可惜仅能获得一些偏门旁道的“小说”,如《大昊英烈传》、《东周各国志》、《柳下越西纪行》等,触及到思惟、科技的册本,昊朝节制严格,没法外流,因为陆上丝绸之路路途悠远,海上丝绸之路还未开通,亚历山大帝国和昊朝也没有任何直接来往的能够。
本书的第四卷,首要报告了昊元163年(公元前313年),到昊元211年(公元前265年),亚历山大四世和他的儿子,腓力三世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汗青,也是亚历山大帝国的鼎盛期间。这时候的亚历山大帝国已经克服迦太基,节制了东地中海霸权,并灭亡了还在抽芽中的罗马共和国,将罗马城设为西都,在东方马其顿东面的拜占庭新建一座大城,作为东都,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则成为南都。
头衔很长,但这也申明,所谓的帝国并非真正的帝国,而是分歧地区拼集起来的一个庞然大物,帝国的君主是维系它们的独一载体。
在埃及的金字塔、希腊奥林比亚的宙斯神像、小亚细亚的毛索洛斯墓庙以外,许很多多新古迹在这时建立起来。起首被建立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比起“蛮横”的罗马和公允的拜占庭,亚历山大四世对埃及亚历山大港有非常的偏疼,他平生中大多数时候都逗留在这里,又因为他酷好学习读书,就在这座都会兴建了一座大图书馆。
但是胜利让安提帕特一世冲昏了脑筋,他以为本身作为西方最巨大的君主,应当把地中海变成内海,因而开端扩大战役,号令雄师向着迦太根基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