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讨价还价[第5页/共7页]
志向不高,满足常乐。
要晓得在更早些的年间,他们韩家实在并不比镇东口那一对孤寡爷孙俩的景况好多少,柳玉卿嫁进家门,只用了十来年的工夫就改头换面有了新活法,以是小镇上现在也有一种说法,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白叟家教诲自家后辈时,会像口头禅一样反几次复念叨的说辞,粗心就是娶婆娘就得娶像韩柳氏那样的女人,你瞅瞅人家这短短才多少年?这叫甚么,这就叫旺夫,这就叫本领!另有人也会说一些诸如“贤妇令夫贵”或者是“妻贤夫祸少”一类的民谚鄙谚,归正就是夸人家好就对了!
茶余饭后,酒足饭饱,一个邋里肮脏的中年更夫和一个衣衫陈旧的少年人一起,肩并肩靠坐在小镇东口的那棵挂着铜钟的老槐树下,面朝西南,正对着午后太阳落山的方向,晒阳取暖,昏昏沉沉。一人昂首盯着树梢上那几抹方才新发的嫩绿新芽怔怔入迷,另一人则低着头对着散落在地的几颗光滑圆润的石子,时不时点着下巴。
一贯心气极高的食铺老板娘柳玉卿明天很欢畅,笑靥如花,能够说明天是开年以后的这些天来最欢畅的一天,他们这糕点铺子毕竟做的是小镇百姓的买卖,迎来送往,与人闲谈几句,就总能听到很多小镇台面上和台面下的各种动静,自前几天偶尔听到有本土的神仙来镇上收徒以后,她就开端盼望着有没有哪位神仙慧眼识珠,来与她家的宝贝儿子也谈一谈买卖,千盼万盼,左顾右盼,望眼欲穿,终因而盼来了跨过门槛进门来的高朋,当然就欢畅,如此繁华如何会不欢畅?但欢畅是一回事,可这位一贯接人待物圆转快意的美艳老板娘,本日也是破天荒头一回面对两位身负神通的本土神仙,不免地有些局促。
侯君臣看着少年难堪的神采嘿嘿怪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不是人之常情?我如果你这个年龄,我也喜好长得标致、品德又好的好女人,这有甚么可不美意义的?”
本来另有些耳根子泛红,在那边强装平静的少年闻言豁然转头,惊诧看着身边的男人,眼神凝重,语气也凝重,“这都能看得出来?”
不管花开与否,这都该是少年人的荣幸,天然应当好好收藏。
这间名为“韩记食铺”的糕点铺子的店主韩夔,是个俭朴浑厚的中年男人,不管冬夏,裤腿长年都挽起来编在膝盖上面,暴露一双精干健硕的小腿,这也是乡间小镇上最常见的那一类人,刻苦刻苦,任劳任怨,每天昂首低头想着的都是自家媳妇和宝贝儿子,只要他们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剩下为数未几的爱好,就是平时闲着没事就总爱蹲在那食铺门口的台阶边上,脱下一双鞋码放整齐,然后赤脚踩在上面,端着一只装满葵花子的瓷碗,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看着十字路口的人来人往。
“意义是你刚送出去了一块金镶玉,转手又抱返来一块狗头金!”侯君臣有些烦躁地伸手揉了揉额间,转眼瞥见少年一脸茫然,因而没好气地解释道:“意义就是说,之前你那把刀固然来源不凡,是个极其值钱的宝贝,但说到底还只是件外物,固然对有些人来讲代价极高,但换小我说不定也就只是个用着比较趁手的兵器罢了,可你瞅瞅你现在这一身浓烈犹照本色的水韵,这玩意儿如果放在内里江湖,都不消恐怕二字,你板上钉钉早就连尸都城没有了!你要晓得,江湖山颠之间,有些报酬了巴掌大的一块水韵,抄家灭门的事都做了不晓得多少了,成果你再瞅瞅你,跟个水娃似的,还四周乱晃,我都佩服那些人能忍得住,没有直接上来砍了你这小王八蛋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