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康王氏登场[第1页/共2页]
现在三司裁撤这才几天,顾鹤连盐场工本都已经算的清清楚楚,明显是蓄谋已久的。
顾鹤笑道:“是谁写的,你就别去管了,好好研讨,尽快做到学乃至用。”
话说到了这里,顾鹤笑问道:“如此的话,你可有信心在三年内,为朝廷凑够这八百万贯……”
“范公之法确曾听闻,可现在环境,比之当初也未见得就好上多少。
盛竑沉吟了一会,想起庆积年间因盐课沉重导致的私盐众多:“可若引价太高,贩子必将转嫁于民,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顾鹤答复道:“巡盐御史并非虚衔,此次改制,特设盐事巡查司,直属御史台,专司盐政监察。
撤销了心中的后顾之忧,盛竑现在总算是能安放心心肠坐在桌前,陪着顾鹤吃一顿结壮的饭菜了。
“豪强难斗,是因为他们会结成一体,如此一来,便能以利诱之,让他们本身斗起来。
盛竑一听,顿时愣住了,迷惑地问道:“岳母如何了?”
虽说厥后终因反对之人太多,没能大范围推行开来,但此中的事理还是值得鉴戒的。”
盛老太太交代道:“以是有些话,临时便不消与你那大娘子说,只说一说这伴君如伴虎的事理就好。”
盛竑说道:“小侯爷都已经运营至此,如果我再说无能为力,只怕有负小侯爷信赖了。
但同时,他又有些不信赖,感觉盛维固然与顾鹤有友情,但也不至于有这么首要,一时候面上就闪现出几分纠结与猜疑。
以后还会在要道设榷货务,查验引目,缉拿私贩,如此一来,盐价便可获得必然的管控。”
盛竑如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儿子明白了。”
同时既能制止官吏并吞盐利,又能借助贩子的运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新政的这项行动,盛竑也是体味过一些的,毕竟他当时就在扬州。
随即解释道:“引价定为本钱八百文,另收杂费二百文,贩子支盐时,每引须纳盐本钱一千,待运至销区后,官府每引抽税钱二百文。
并且已经安排好了,会有人主动共同朝廷来纳钱领引的,并且都是熟门熟路的老户。”
“问得好!”顾鹤抚掌而笑,眼中闪现了一丝赏识之色,盛竑多少还是有点本领在的。
“庆历四年范公在淮南试行了盐钞法?以十斤为一钞,商贾纳钱四十八文领钞,然后拿着盐钞到产盐地支取食盐。
我记得淑兰曾经就提过,他父亲有从扬州给她送过信来。”
盛老太太解释道:“你那岳母此番回京,本就是传闻了新政之事,朝中官员多有变更,她想趁此机会为你那舅哥谋一个位置。
有这个工夫,你倒不如去想一想,该要如何对付你那岳母。”
这个题目上,顾鹤给他卖了一个关子:“比及了扬州,这个题目天然就会有答案的。”
说完后,便迷惑问道:“母亲,我总感觉本日小侯爷此番,是在用心敲打儿子。
只是这盐价如何管控,若节制不好,恐肇事端啊。”
实在以盛竑的段位,想要跟王老太太扳手腕,还是有些困难的,不然也不会在剧里,被人拿捏的死死的。
当即信心大增,但还是问出了最后一个疑虑:“此策大善!既保朝廷盐利,又借贩子之力疏浚畅通,更以时价管束防民生痛苦。
各盐场纲官由户部直接委派,每季轮换,更在销区设盐务监,凡盐引滞销、盐价非常者,巡盐御史可上表请奏,锁拿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