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第3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堤坝固若金汤,防汛才气大大进步;混凝土浇筑的城墙稳如盘石,进步了抵抗仇敌打击的才气。能够毫不夸大地说,钢筋混凝土带来的是一场惠及全部公众和军队的巨大反动!

横扫八荒的武植和中原军,建立了震古烁今的不朽功业,让世人癫狂,也让对他一向有微词的新党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的宋朝,不但边境扩大了数倍,并且国力也加强了数倍,窜改之大,让世人如在梦中。

李察哥、耶律延禧、完颜阿骨打、完颜宗弼、完颜希尹等人以及他们的家眷,武植决定釜底抽薪,把他们都迁徙到了真定府居住,好吃好喝地扶养着。

在扩编中原军的同时,武植以特种作战团为根本组建了新的京师戍卫军队,体例为一个师,其官兵都是从中原军中择优提拔的,官兵报酬要比中原军更高,武植任命索超为京师戍卫军队的统帅,职级划一于军级,正五品。

兵贵神速,不出两年,中原军在武植的带领下横扫四方,前后灭了西夏、平了辽国,顺带着扫平了女真族的完颜部,活捉了李察哥、耶律延禧、完颜阿骨打、完颜宗弼、完颜希尹等人,一举把西夏、辽国和女真族的边境都归入了宋朝的版图中!

武植的功绩太大,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但才十岁不到的小天子赵茂明显还不能亲政,皇太后还得持续垂帘听政,而皇太后刘清箐又离不开武植,以是武植固然荣封亲王后刘清箐还是把他留在了都城!

水泥厂的工匠们颠末不竭地摸索切磋,历尽千辛万苦,数月后,终究制造出了合格的425号水泥来。看着用这些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块,那硬如石头的坚固品格,武植晓得,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425号水泥了!

共和十年,在世人的虔诚推戴下,在朝堂上众文武百官的背叛下,十三岁的小天子赵茂只能无法地把皇位禅让给武植,颠末数次假模假样地推委后,年仅三十五岁的武植冠冕堂皇地即位为帝,改国号为中国!

“潘武记”个人的炼钢厂和水泥厂已经制作起来了,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停止试出产。很多技术困难都一一被工匠们霸占了下来,量产成为了能够!

第一军还是由林冲统领,而第二军则由王进统领着,这两人都是武植的嫡派,利用起来比较放心。

武植则被皇太后刘清箐封为太师,进阶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北平王,封地大名府,可居住在都城里,不消去封地到差。

有了合格的钢材和水泥,武植的第一个民生目标就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修路架桥。武植打算从都城解缆,往陪都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浇筑上五米宽的水泥路,并往西南的成都府、西北的会州、洪州、麟州、北方的大兴府、东北方的燕京府都铺上五米宽的水泥路,沿途颠末京兆府、兴元府、梓州、凤翔府、渭州、太原府、延安府、真定府、河间府等地,相称于把边疆重镇与开封府连成了一片,今后投送兵力时能够通过四轮马车来运送,既便利又稳妥。

共和四年春,固然枪炮还没能研制出来,但并影响到武植的打算。他从中原军三个军中遴选出练习有素的四万步兵和两万马队,留下五万人拱卫都城,武植亲身领军,带领着这六万人马和数万后勤步队开端出征西夏和辽国,在新式的军队与兵器面前,仇敌触之即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