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检阅新军[第1页/共4页]
行列练习后,就是实战演练和实弹练习。
待世人踏进营门,只见大营里旗号猎猎,营舍前后干清干净,到处一派极新气象。
赵煦和众文武百官看到武植与众将官身上的新式戎服,不由为之面前一亮,讶异不已。
这日下值,武植正在书房中,一边看书,一边享用弓足和小娥制作的酸梅冷饮,许将派家人上门投贴,聘请武植过府一叙。
武植领旨后回到中原军大营,把官家的旨意跟大伙一说,世人都镇静和严峻起来。至于如何应对天子的检阅,武植早就成竹在胸。
这一声高呼,声震寰宇,气动江山,把赵煦和众文武百官都堪堪吓了一大跳。
自从许将帮手搞定蔡京和蔡卞两兄弟后,武植就和他过从甚密了,武植时不时的,就提溜着“状元郎”酒上门去拜访他,切磋人生,交换豪情。蒲月初,武植就已经把阳谷县县令潘伟跟他的干系开门见山地跟许将坦白了一番,同时还请许将帮手留意潘伟的考评环境。这不,吏部一收到潘伟的考批评职陈述,许姑息专门抽出来拿给武植过目。这模样就很有违规的怀疑了!
赵煦和众文武百官看向武植和中原军全部官兵的神采都变了,畏敬有加。
待武植拿着两瓶“状元郎”酒来到许府后,许将兴高采烈地将他迎入书房,待武植坐定,奉上好茶后,许将慎重其事地从身上拿出一份文书,递给武植。
到现在,赵煦和众文武百官才真正的叹服于武植的才调和所缔造的古迹了,武植的崛起并不是纯粹靠运气使然的,世人自叹弗如。想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曾布、安淳、刑恕之流也是心悦诚服,不敢吭声质疑。
“如许的手榴弹全军现在有多少?”赵煦看向武植,镇静地问道。
“真是好兵器!能力不小啊!”赵煦几次打量动手中的新式手榴弹,一个是陶罐的,一个是铁壳的,赞叹不已。
“众卿平身!”待心神稍定,赵煦拿过武植递过来的大喇叭,照着武植刚才的模样,大声喊了一句。
武植双手接过来,翻开一看,顿时乐坏了,这恰是阳谷县县令潘伟的考核文书。
声音刹时通过大喇叭穿透广场,中原军众官兵们闻之,随其齐刷刷地挺身而起,耸峙如山。
当赵煦和众文武百官跟着武植等人来到新军大练习广场边时,顿时惊住了,面前的一幕让世人目瞪口呆。只见那:一人高的检阅台前,一杆高大耸峙的军旗顶风飘荡,军旗上“中原军”三个字甚为夺目。广大的操场上,“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的军旗顺次排开,前面依序按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排好了步队,每个行列前都鹄立着各自的旗号,旗号清楚。除了武植、燕胜和李廷玉以外,林冲、王进、冯坤、郭成、曾宽等人都敏捷回到了各自的步队前站好。整齐齐截的行列,一色的青绿戎服鞋帽,手中明晃晃的大刀长矛,加上众官兵矗立的身姿,昂扬的气势,汇成了一股股钢铁般的大水,威武雄浑,非常震惊民气。特别是众官兵身上同一光鲜的绿戎服,实在亮瞎了赵煦和众文武百官的双眼!
这个时节,恰是朝廷吏部考核官吏功过得失、择优汰劣的关头期间。户部左曹侍郎吴居厚因为在试行“摊丁入亩”时身材力行,成绩卓著,被擢升为户部尚书,同时还兼任测量司副使,持续抓“摊丁入亩”的事件。许将则擢升为中书侍郎(副相)兼吏部尚书,其兵部尚书之位出乎料想的落在了孙路的身上。因为在对西夏的战役中,孙路脱手判定,勇于出兵,也立下了不错的功劳,引发了赵煦的重视。在章淳和曾布狗咬狗争夺不休时,赵煦不堪其烦,干脆就从环庆路召回了孙路,直接汲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大要诚恳巴交的张商英也成了人生大赢家,被擢升为尚书左丞(副相)兼工部尚书。开封府尹的肥缺,则落在了龙图阁直学士蒋之奇的身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比较精干,善于理财,为人还算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