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史料(下)[第3页/共5页]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督率不力,由一级大将降为二级大将;
张上任伊始即命叶肇第66军恪守原阵地,并须侧击日军。他还号令统统增救兵队向甘棠集结,预定2月2日向日军甘棠军队策动进犯!而此号令尚未传达到各部,日军的总攻就开端了!叶肇私行号令所部略微抵当即向黎塘、陶圩撤退,底子不睬会他们的防地背后没有设置预备队!这导致中国军队战线完整崩溃。日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向宾阳长驱直入,日军飞机又炸毁了设在宾阳的第38个人军总部,通信间断导致疆场一片混乱。2日下午,日军开进宾阳县城。
日军战史称之为:“通观中国事变以来全数期间,这是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中国军队守势的范围很大,其战役意志之畅旺,行动之主动固执,在向来的守势中少见其匹。我军战果虽大,但丧失亦为之很多。”(参阅:《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1,第619-626页。)
第37个人军总司令叶肇截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5军第三次霸占昆仑关,并毁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以后,本觉得能够顺利进军,一举光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朴,第21旅团的残剩军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1、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1940年1月1日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到达八塘,今村均号令及川少将代替被击毙的坂田元一担负火线总批示。
第36军军长姚纯罢免查办;
5、战果阐发
1月14日,近卫混成旅团第4联队3000余人在钦州登岸。一部千余人于16日在钦县、灵山交界的泗合坳与46军175师524团(团长巢威)苦战三日夜,日军被击毙二百余人,并导致日军全部联队被46军包抄。但日军虽伤亡惨痛但主力仍由飞机保护突围而去。趁便说一句,这个团在12月共同昆仑关战役的打援战役中,批示判定,士气昂扬。该团主动反击,固然日军有飞机助战,且施放毒气,渡边联队仍被击溃,联队长渡边大佐亦被击毙。残部逃回钦县,未能及时援助昆仑关之战。
上面三个大队级批示官,暂无证明或者证伪的质料;但《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上,中村旅团长之下,承认的阵亡军官有第一中队中队长迫田广一,第五中队中队长田村能康;别的提到姓名的42联队大队长松本总三郎少佐,另一名姓东的大队长,以及21联队第二中队长足立半一和第七中队长旭林世履都没事。以此印证,二郑说干掉的三个大队批示官也靠不住得很。
第99军军长傅仲芳罢免查办;
第38个人军总司令徐庭瑶罢免查办;
有人还说这是日本战后公布的数字。(拜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68页。)真正的日本战后公布质料,比方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战后出版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对于39.12.18-40.1.6期间在九塘(含昆仑关)四周的作战,只承认火线打得最苦的三木吉之助联队二十天总伤亡率45%。当然日本战史在己方伤亡数字上一贯缩水,昆仑关一役估计也是如此,但起码申明日方质料是不承认四千兵士战死的。二郑的文章,吹牛最严峻的是在击毙日军初级军官,中村正雄是切当的战果,接下来宣称击毙的三个联队长级军官——四十二联队长坂田元一,任联队长至40.12.01,由安藤忠雄接任。而后,坂田晋升陆军少将,前后出任第71歩兵团长、第11戒备司令官。二十一联队长三木吉之助,任联队长至40.10.15,由原田宪义接任,而后在日本海内任东京陆军少年飞翔兵黉舍教诲长、校长,大津陆军少年飞翔兵黉舍校长,并在1944年2月26日死在大津任上。副联队长生田藤一,1945年4月27日以中佐衔出任56联队长。如何能够有日方质料承认这三小我在昆仑关之战中的战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