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史料(上)[第5页/共8页]
同日,日军台湾混成旅团之两个联队达到八塘,中村旅团的第42联队更达到九塘。中村正雄被击毙后,第42联队长坂田元一代理21旅团长。经白崇禧批准,杜聿明决定集合全数兵力,一举毁灭这支日本精锐之师。因而除调回第5军全数兵力猛攻昆仑关以外,加配叶肇第37个人军所属之第66军和作为总预备队的第99军两个师,将这五个师全数用于打击八塘以南仇敌救兵。28日,重新摆设的陆军第5军抓紧攻关,至30日,昆仑关四周敌据点和侧防构造根基清除,关里的日本精锐之师――“钢军”主力第21旅团已成瓮中之鳖!
12月16日杜聿明(此时已任军长)召开第5军团长以上军事集会,安插对昆仑关之攻坚战。他制定的是“关门打虎”的包抄全歼战术,以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名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正面主攻昆仑关;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为右翼迂回军队,由巷子绕过昆仑关,攻占五塘、六塘,打击南宁方面日本援兵;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率两个弥补团担负右翼迂回支队,绕甘棠、长安进犯七塘、八塘,则击昆仑关以外,堵住其退路并阻击救兵。
18日凌晨,战役打响。先是炮战,中国第5军的重炮兵团以及各师炮营同时开仗,日本方面除炮兵外,最令中国甲士头疼的是上百架飞机的轰炸。炮火延长后,第200师与名誉第一师开端攻坚,至夜晚,荣一师攻占了昆仑关四周的仙女山、老毛岭、万福村、罗塘和411高地;第200师攻占了653、600两个高地,并一举攻占昆仑关主阵地。
昆仑关战役发作前,1939年9月,中国军队击退了日本陆军第11军对长沙的打击。10月,gmzf在衡山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集会,总结了第一次长沙战役的作战环境,并决策策动新的守势。29日,蒋介石在集会训词中宣布:“我们此后的计谋应用和官兵心机,必然要完整窜改过来,要开端反守为攻,转静为动,主动采纳守势。”(《蒋总统集》第1184页。)集会结束的11月5日,蒋接获了“日本有南犯诡计”的谍报,美、英军事谍报构造也收回谍报:“日本舰队目前在东京湾集结,它申明对南宁的作战已迫在眉睫。”因而蒋当即从衡山直接飞桂林,为迎战日本新守势作战役安排。
26日,日本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宣布统统日军构成邕钦兵团,由第5师团长官今村均批示。安本人则于27日分开钦州回广州。日军于26日起,在飞机保护下猛攻岑岭隘,国军固然固执抵当,终究不支,于12月1日失守岑岭隘,4日日军占据昆仑关。接着停息打击,调剂摆设,两边以昆仑关一线山地为界,临时对峙。该处山岭延绵,不管往北往南,均为平坦阵势。昆仑关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起码远至宋朝,狄青征南时此处便成了闻名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