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舆论[第1页/共4页]
“灭了西夏,再平了金人,接下来就是大宋了!”
韩夫子缓缓道来,大多数听客都是明白了七八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落日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诸位想一下,如果鞑靼围攻临安,先把临安城四周的州里扫平,烧光房屋,抢光粮食和年青女人。临安城没吃没喝,无觉得继,必定会不攻自破。”
韩夫子说着,拿起小报读了起来。
“……鞑靼汗一日问其大臣,人生何者最乐?答曰:春日骑骏马,拳鹰鹘出猎,见其搏取猎物。斯为最乐。汗以此历问诸将,诸将所答同。鞑靼汗曰:不然!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统统;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
“……鞑靼军马队居多,士卒一人多马,不须后勤补给,便可停止远征,肆行劫夺,不必后勤补给:故能横行西域,行动迅捷,灭国无数,而无能阻之者……”
韩夫子接过荷包,眉开眼笑。
韩夫子是临安城驰名的“说话人”,听众甚多,以报告官方轶事、奇事着名。
“又是济国公赵竑,公然是当世大师!”
众门客纷繁开口,有人更是义愤填膺大声嚷了起来。
韩夫仔细细解释了起来。
说光临安“小报”,内容触及非常遍及,既有朝廷表里大事,又有民生痛苦,奇闻轶事,就连宫内的隐疾,官员家中查禁,丑事,都在这些小报上以“消息”的情势闪现。南宋朝廷以“撰造号令,妄传事端”等启事多次查禁,但却常常沦为一纸空文,见效甚微,最后只能是放而任之。
“大师说的是!朝事就说到这里。上面是海内大师赵竑的一首新词,名曰《秋思》。各位可要听好了!”
众门客纷繁表示着不满,韩夫子不为所动,笑嘻嘻说道:
有听客猎奇地问了起来。
“济国公赵竑是诗词大师,又是堂堂皇子,熟谙边事。他写的文章,当然不会差了!”
“本来是堂堂皇子殿下!怪不得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刚才不是说了吗,此乃济国公赵竑新作,各位感觉如何?”
“各位,我们明日再见!”
因为战事倒霉,大宋朝廷官方发行的朝报,也就是邸报,对边事触及甚少,朝堂意向更是鲜有提及。朝报仅限于士大夫和官僚阶层旁观,士大夫把握言论,浅显百姓难以晓得朝堂和内部的战事。是以,“小报”就更加登堂入室,成了浅显百姓的“最爱”。
房间内里,周平允在喝茶,看到掌柜的出去,悄悄点了点头。
究竟上,连他本身读了此词,也起了归乡探亲之感。
靖丰年间,北宋灭亡,宋室南渡,金人介入中原,大量北地士民虽随宋廷南迁,但心系中原,心中仍有故乡乡情。
有人猎奇心害死猫,大声问了出来。
听客们纷繁开口。实在他们大多数人都有小报,但图的就是这类“讲读”的享用和兴趣。
门客中,有人大声说道,引发世人的一阵拥戴。
瘦子的问话,引发座中门客们的一阵轰笑。立即有人大声说了出来。
宋朝的“说话人”多为名落孙山的落第士子,为了餬口而操此“贱业”,使得“贱业”也变的高雅了起来。
赵竑是诗词大师,这《鞑靼策》也是有论有据,出来的册本,必定是不会差了。
韩夫子一一说来,众听客都是心惊。
所获颇丰,这可比他一个月挣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