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少年行(2)[第3页/共3页]
一个皂吏大声怒喝了起来。
吕文德又是躬身一礼,声音宏亮,层次清楚。
看到皂吏围着高大少年,衙门大门外的炭工、樵夫们纷繁围了上来,大家手持扁担棍棒,反而围住了几个皂吏。
“大宋天子圣旨,凡往金陵插手讲武堂者,任何官府及小我不得反对!此贼竟公开抗旨,不让我进衙门办理凭由,该不该死?”
“知军相公,大彼苍啊!”
吕文德的父亲,也是语重心长,殷殷叮咛。
“兄弟们,劈了他!”
“大郎,我吕氏一门,年青一代当中,你和二郎、三郎都是棍棒纯熟。而你则是最有灵性。去了金陵,如果能进了讲武堂,有幸能成为天子弟子,必然要好好勤奋,建功立业,光大我吕氏一门。”
对已经落魄的吕家,也是一次翻身的良机。
“回知军相公,小人吕文德,城西吕家庄人氏,以砍柴烧炭为生。小人祖上东莱吕氏,小人等是文穆公吕蒙正的后嗣,”
百姓越来越多,其势汹汹,知军神采俄然一变,大喊了起来。
从知军衙门出来,世人一起回了村,安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用过饭,吕文德跟着族人进了陈旧的吕氏祠堂,拜祭吕氏先人。
围攻的炭工、樵夫们面面相觑,二叔摆摆手,世人纷繁散开,退后几步。
“知军相公,请!”
吕文德站了起来,族长上前,给先人上了香。
“弟……兄们,给我……杀了他!”
世人慎重其事读完,族长拿起桌上的承担,递给了吕文德。
“本来是文穆公的先人。”
“大郎,这是族人凑的一点钱,给你作为川资。一起南下,多多保重吧!”
盖闻:人生活着,繁华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大郎服膺族长教诲!”
“相公,你是一军父母官,可要秉公法律,为草民们做主啊!”
“大郎,天子天恩,创办讲武堂,招募天下英才。你骑射俱佳,文武双全。到了金陵,要忍辱负重,必然要考上讲武堂,交战疆场,建功立业,规复我吕家祖上的荣光。你记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