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女人心思[第3页/共4页]
一旁的侍女翠珠惴惴不安。皇后的脾气,比来仿佛有点大,喜怒无常。
“你从速把酒戒了!整天醉醺醺的,成何体统?另有,记着了,不要和刘克庄那些人搅在一起,不然你就是自讨苦吃!”
目光转向徐良怀里的小婴儿,赵竑笑着问道。
徐良满脸的父爱,接过话头说道。
“你呀,都是孩子他爹了,还是个老顽童。”
“田义,你可要加把劲。人家徐良比你年纪小,已经走在了前头。你可不能拖后腿啊!”
“姑姑,扉页赵竑的那首诗你看了没有,可为大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佳作!”
徐良的大女儿颖儿,小声问了起来。
周秀娘笑着责怪着丈夫。
徐良和赵竑是结拜兄弟,豪情深厚。如果儿子能和徐良的女儿将来联婚,对于她和周家来讲,倒是一个不错的挑选。
这家伙嫌老婆累,本身抱着孩子,真是个二十四孝老公。
“殿下,春雪是六月二十九,比皇孙小半个月。”
杨桂枝坐在椅子上,膝盖上盖着厚毯。而在她坐的椅子中间,亦然是三孔的蜂窝煤炉,上面的陶壶悠悠冒着热气。
“你也不想想,这些诗词如果让史弥远他们看到,仅仅一个“诽谤大臣、用心叵测”,就能让刘克庄曾极们万劫不复。命都要玩没了,他们不是蠢货,谁是蠢货?”
济国公府,赵竑被晋升为太子今后,这里就闲了下来,因为赵扩病重,杨桂枝懒得理睬,济国公府临时被保存下来,并没有充公或者被其他王公贵族朋分。
杨意吓的一阵激灵,脸都变的煞白。
“姑姑,你在看甚么,是刘克庄和曾极的《江湖诗集》吗?”
跟这个娇纵的侄女谈天,老是让她火冒三丈,忍不住发作。
看到杨桂枝的眼睛又瞪了起来,杨意从速避开了赵竑。
她在杨桂枝劈面的别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打了个哈欠,靠在了椅背上。
“姑姑,本来你也是《江湖诗集》的信徒呀。你感觉,他们的诗词和赵竑比拟,孰优孰劣啊?”
周秀娘笑着回道。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这是暗射我坤宁宫吗?一群不知死活的酸儒!”
杨桂枝嘲笑着说道,眼神里的轻视和仇恨藏也藏不住。
“天一亮就来了,你还在呼呼大睡。赵竑心狠手辣,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连金国人的狡计都能被他逃脱。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了他了。”
赵竑要真是当了天子,周氏家属,除了她大哥能帮上忙,另有谁能起上感化?
“姑姑,赵竑从金国逃回,那是功德。你感觉他狡计多端,那是你对他的成见太深。我倒感觉,他是个君子,称心恩仇,表里如一。”
“一言为定!毫不忏悔!”
不管如何,陈起和刘克庄几人都是他的朋友,即便不能救他们出来,她也要打好号召,让他们在内里少受些罪。
杨桂枝书往桌上一扔,鼻子里冷哼一声。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韶华。姑姑,这是赵竑造出来的炉子,你也不是用来饮茶。茶和酒,有甚么辨别吗?”
“仗义执言?好好好,就等着见分晓吧!”
也只要在朋友面前,赵竑才会表现出他朴拙的一面。
世人一起施礼,赵竑出宫一趟不轻易,世人相聚,都是镇静。
“姑姑,你这话是甚么意义?”
“你不是他们的老友吗?从速去找他们,让他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