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22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9

第22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9[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27、当代作战,伐鼓以进兵,鸣金(金属制成的响器)以退兵;不过金属的响器有几种,此中也有效以活力的。

鼓儳可也:进犯未成列的仇敌是能够的。

这篇写宋襄公的败北,起首,因为他对宋、楚两方的气力贫乏精确估计,不能按照敌强我弱的情势,采纳计谋防备的原则;

19、今之勍者:当前与我们争强的人。

4、商:商朝。宋是商朝的后代,弃商就是说弃宋。

22、求:为了。这两句说:教诲兵士奋勇战役,要使他们熟谙到败北是光荣的;教诲兵士作战的技术和体例。

此次战役产生在公元前638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当时,周王朝已经式微,强大的侯国起来争霸。作为盟主,齐桓公是春秋期间的第一个霸主。

己巳朔:前人用干支记日子,这月的月朔是己巳。

毛主席把泓(hong洪音)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为古涣水的支流)之战中的宋襄公作为背面课本来加以批评道:

不以阻隘:不靠险阻取胜。以:仰仗的意义。阻、隘两字合用表示险阻之地。另一说,不迫人于险以求胜。

这句说:金鼓是用以鼓励士卒的气势的。

23、这两句说:(对方)虽受创伤但没有完整丧失战役力或者放下兵器,如何能够不再打击呢?

二毛:头发斑白的白叟。

7、陈:同“阵”,这里作动词用。是说楚人摆好了步地。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全军以操纵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21、这两句说:能够抓住的就抓过来,何况是半老的人呢。

3、大司马:主管天下军政的官。固:公孙固,字子鱼,宋襄公的庶兄。

15、勍(qing擎音)敌之人:微弱的敌军(指楚军)。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这句说:军队本是按着无益机会而行动的。

——《左传》

以:仰仗,遵循。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6、既成列:已经排成行列,意义是摆开步地。

当时楚国强大,宋国强大,宋国的公孙固是以指出:“小国争盟,祸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既不肯接管精确定见,临战又不会兵戈,因此遭到惨败。

宋襄公败北的启事,是他的弊端的陈腐的仁义思惟。

25、则如:那就不如。这两句说:如果顾恤对方的年白叟,那还不如干脆伏输了吧。

注释:

9、公伤股:宋襄公大腿被打伤。

5、朔(shuo硕音):农历每月月朔日。

不重伤:再不杀伤已接受伤的仇敌。重(chong虫音),“再”的意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