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4.[第2页/共3页]
称:举。
59、冲冲:凿冰声。
这两句说:带同我的老婆和孩子到田里送饭。
万:大。无疆:无尽。万寿无疆:是颂祝之辞。
陨萚:指草木干枯。
这句说:田官来到田间,心中很喜好。
19、萑(huan环音):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是荻的别号,苇的一种;
这句说:在这里采柔滑的桑叶。
22、“以伐”句:砍去长而高起的枝条。
25、载绩:开端纺绩。
16、迟迟:迟缓的模样,这里指春季昼长。
8、举趾:举足下田,开端耕作。
11、载:开端。阳:和缓。
38、“七月”四句:主语都是蟋蟀,前三句省略。
2、七月:指农历的七月。周历比农历早两个月。本诗中所说的“月”都用农历,说“日”的都用周历。
1、豳(bin宾音):国名,在今陕西邠县。《七月》为《豳风》中的一篇。
这句说:攀着桑枝来采嫩叶。
44、“八月”两句,剥(pu扑音):敲打的意义。剥枣:即口语打枣。获:煮的意义。枣、稻都是酿酒的质料。
这两句说:那红的最素净,给贵族公子做衣裳。
37、莎(suo梭音)鸡:虫名,即纺织娘。
3、授衣:把裁制冬衣的事情交给妇女去做。
36、斯螽(zhong终音):虫名,蝗类。
《诗经》
45、春酒:夏季酿酒,经春始成,故名春酒。
52、纳:把粮食收进谷仓。禾稼:泛指普通谷物。
这两句说:尽塞室中空地,熏跑老鼠;堵住北窗,涂抹门缝,(以御寒气侵入)。
樗(chu初音):臭椿,砍伐臭椿当柴。
从“七月蚀瓜”五句来看,“农夫”(指农奴)所食用的东西都是很不好的。
于:为,指补缀;
这句说:采的白蒿很多。
“于貉”三句是指私猎(小范围的个别行动),“其同”四句则指大猎(大范围的个人行动)。
公:公家,指仆从主。
这句说:八月收割萑苇,(以备明春做蚕箔)。
按:从下文“食我农夫”的句子来看,“郁、薁、葵、菽、酒”等,应是供仆从主贵族用的。
这两句是写仆从主在年关宴饮之事。
57、亟:急,从速。乘:升,登。
4、一之日:周历的正月,即农历的十一月。
6、七月
9、“同我”两句,同:带同,动词。我:家长自称。
47、断壶:摘葫芦。
重:同“橦”(tong童音),一种先种后熟的谷。
按:当代场圃同地,春夏为场,秋冬为圃。
53、黍:黄米。稷:高粱。
耜:耒(lei垒音)耜,即今说的犁耙。
改岁:即今言的过年。按:这是指周历,因为周历在农历的十月开端就过年了。
薪:用如动词。
30、其:句中的语气词。获:收割庄稼。
41、处:居住。
柔桑:嫩桑叶。
喜好穿越汗青,从太古到当代请大师保藏:穿越汗青,从太古到当代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64、“跻彼三句”,跻(ji计音):登上。
17、蘩(fan凡音):白蒿。煮白蒿叶汁津润蚕子,轻易孵化。祁祁:浩繁。
这两句说:小兽归猎者私有,大兽献给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