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皇帝也这么艰难[第2页/共2页]
董庆尧感慨一番,接着又道:“光是这些,平摊到每个兵卒头上,一年下来,也得千八百两银子,要不是殿下……”
而虎贲军里,骁骑卫也只占一半,另一半是步兵建制。
这话,倒让永康有些不测,惊道:“本殿下只是杀了杀北凉国师的威风,怎的在军中另有如此反应?”
五千兵士的山呼之声,响彻云霄,排山倒海之步地,令永康心头,顿生满满的成绩感。
西域虽也产马,但路途远于北凉很多,其中破钞更巨,加上国库亏损,那也有力满足这顶要需求。
看来,九皇子是对虎贲军的近况,还不甚体味。
就眼下前提,这已经是大大窜改了。
“殿下不知,刀枪,弓箭,马队铠甲,所使战马,加上粮饷,虎贲军洞穴甚大啊!”
这些,作为武将出身的董庆堂何尝不懂?
体味到这些,永康不由长叹一声。
永康缓缓抬手,铿锵道:“免礼,各位辛苦了!”
永康如释大赦,客气一番后,带着四名侍卫,策马就向孙家大宅奔去。
董庆尧感慨道:“在之前,两万虎贲军建制,可用战马不敷六千,挑出年事太大的老马,病马和劣马,精干马匹尚不敷两千,幸亏殿下充盈国库,才气拨出专款弥补一些。”
闻董庆尧这么一说,永康才明白,号称“铁血卫”的二十六卫,西征平叛后,被裁撤闭幕的首要启事了。
就怕他北凉过分谨慎而不敢起兵,就是他北凉忍耐再好,小爷我也要捅捅他北凉皇后的腚眼,激愤北凉可汗率先肇事!
一时候,五千长刀一起出鞘。
永康不由怒起,骂道:“北凉可汗如此无耻,竟然此次打我大昌粮食的主张,真有失君子所为!”
这时候,他才想起,当场李子鱼对她说的那些话。
只是当年那一场决斗,大昌参兵力和财力,都耗损庞大。
一顿酒饭,吃得永康大志万丈,难掩豪情,和董家兄弟连干了三大碗好酒。
一场演练下来,日头已经偏西。
如此看来,眼下本技艺里搜刮的这些银子,要赡养一支马队劲旅,还远远不敷。
给公羊毅交代结束,永康又令尉迟剑去找焦凯,让焦凯在西街口茶馆等他。
“哦!”
永康看到,这些马队人数,远远不敷一万,和两万兵士体例的虎贲军总数相差甚远。
“董都统,你不是说,已经从西域购得一万战马,如何只要这些?”
席间,董庆堂还向永康面授很多带兵之道。
这董庆尧还真不是盖的,领兵还真有一套,冷兵器期间,没这类布阵和战术,还真不可。
而禁军设防在城内四周,也没法用马练习,统统的军马资本,尽数方向虎贲军这边。
在五色令旗的挥动下,各营马队刹时分分开来,时而对峙,时而交叉,时而迂回,时而冲锋……
高举于顶的长刀,在阳光下一片银亮。
看到九皇子如此惊愣,董庆尧又道:“前朝时国力尚可,起首军马储备不缺,那一战下来,损兵折将不说,军马更是稀缺,与北凉邦反目化,官方商贸也断了这类买卖,这才导致我大昌帝国军马数量一向匮乏至极,长途交战,无马不成,辎重运输,骡子驴子都可代用,唯马队的战马不成替代!”
在五千骁骑营的阵前勒马站定,董庆尧精力一振,严肃吼道:“九殿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