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娘们儿会功夫[第2页/共2页]
“本地粮商举高粮价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全部江南也不止江州一地产粮,如果加上运费仍然无益可图,外埠粮商必然闻风而至,届时江州道粮商囤积居奇之局便不攻自破,而朕所说的高价收粮,便是突破江州道本地粮商所节制的粮价。”
看到众臣一个个默不出声,吕曦月心中竟然模糊有些冲动,先不说凌川这个别例靠不靠谱,但就是人家能想出这个别例来,就申明他还是有些才调的。
“臣附议,粮价高涨,恐将激起民变。”
吕曦月扫视着众臣,大多低头不语,在他们的眼中,平抑粮价就一个别例,那就是调拨充足的粮食,平价卖给百姓,粮商大户们就没法高价卖粮了。
说话的是老成慎重的安常青:“别的另有江州道粮价飞涨,若不尽快平抑粮价,恐激起民变。”
看到群臣迷惑的神采当中还异化着一些莫名的意味,吕曦月很清楚,要不是因为本身女帝的身份,估计这些大臣都要开口骂人了。
“恰是。”
“安相但是有事?”
陛下身边竟然多了一个比本身更有才调之人,大盛朝这摆布二相仿佛有了些危急感。
安常青又道:“陛下,另有那平抑粮价,一时候恐怕难以筹措数量如此庞大的赋税了。”
吕曦月欣喜地看向史迁,并且给了他一个赞美的眼神:“史相言之有理,不知史相可有保举人选?”
吕曦月挑了挑眉,要晓得这摆布二相平时但是不太对于的,常常因为政见不一而吵得唾沫横飞,没想到凌川随口出的主张,竟然获得了两人的分歧附和,实属可贵。
“臣也觉得不当,百姓本就受粮价飞涨之苦,如此一来岂不等因而朝廷在举高粮价?”
安常青点了点头:“心中有些迷惑,想请史相解惑。”
“既然诸位臣工都感觉这个别例不错,这事就这么定了。”
“臣等遵旨。”
都晓得陛下善断,可甚么时候变得如此多谋了?
可即便是如此,众臣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纷繁埋头深思起来,一脸绞尽脑汁的模样细心考量此计的可行性。
其他大臣也逐步揣摩出味儿来,纷繁交口奖饰,吕曦月固然脸上没有神采,但是内心早就乐开了花,在朝两年以来,她还是头一次在措置政事上获得如此之多的赞誉。
安常青心中一阵感慨,这史迁察言观色的本领的确炉火纯青:“我倒没有重视这些,只是感觉这赈灾之策,不太像是陛下所思。”
吕曦月也不废话,直接点头点头:“既如此,赈灾一事就交给罗载文吧,江州道此次水患,巡抚袁魁竟束手无策,着其撤职留用,罗载文这事如果办好了,江州道巡抚一职就交给他了。”
史迁随口回道:“江州道的豫昌府知府罗载文,为官八年,非论风评还是才调皆为上上之选,吏部考功也满是劣等,并且他也清楚本地情势,臣觉得此人可担此重担。”
“陛下,除了施助哀鸿以外,这三十余万哀鸿还需妥当安设,遵循以往的做法便是以工代赈,构筑河堤,但是一来所耗甚巨,二来也用不上那么多人。”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缺钱缺粮,他们也无计可施。
“高价收粮?陛下的意义是……”
“朕以为,欲平抑粮价,必先高价收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