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谈判[第2页/共4页]
江一龙点点头,“是的,上回钱老板也说要搞燃烧焙鱼。”
“有人要,我们就搞嘛!”这是江大龙的定见。
肖红兵一看,顿时心头大怒。
郝爱妹点点头,“是的,另有,我们也没处所焙啦!”
贺贵明又笑着说:“只是有一点,我当时讲的是批发价是6块5一条。如果批发量大,要找老板筹议。”
送走了老周、老王几个,江一龙给贺贵明重新倒了杯热茶,“贺哥,明天多谢你了。”
老周抿了口热茶,慢条斯理地开口,“腊鱼质量是能够,代价有点子贵。我们兄弟几个在内里跑江湖,好货差货都见多了。这个价嘛……”老周微微摇了点头。
老王摇点头,“那是之前,现在买卖不好做了。”
“兴龙渔业厂”过完新年,初十完工,震天响的鞭炮响了一上午。
肖红兵顿时明白了,固然大部分村民和江一龙一家的干系和缓了很多,但是另有很多人记恰当初抢鱼的事,对他们有些犯怵。毕竟,平时点头之交是一回事,要做买卖,触及钱又是另一回事。
江一龙脚步没停,缓慢地往船埠冲。
只要能赢利,卖甚么不是卖?
“好,要的。”
江一龙又说:“实在没体例,哥几个也看到了,我们用的都是新鲜的湖鱼,我们兄弟一大早从洞庭湖捕上来的。不是内里那种放到下午卖不出去的死鱼能够比的。”
“好,江老板,我们也不跟你讲多话了,5块5,你看要的不?今后我们也是耐久合作。”
正月十二,贺贵明带了四个大汉来到“兴龙渔业厂”。这几小我个个眼露精光,一看就是跑江湖做买卖的熟行。
“要的要的。”江一龙忙不得地承诺。
肖红兵听了一阵冲动,他没想到这才三个来月,“兴龙渔业厂”就真的要带村民们挣钱了。
鱼嘛,江里湖里多的是。
火焙鱼固然卖得贵,但是一斤鲜鱼出不了多少成品,制作过程又太庞大,他们还要考虑考虑这个买卖划不划算。
一番先容后,江一龙得知这四人是姓周、姓王的两对兄弟,他们是一个村庄的老乡,结伙做买卖,长年开着小货车五湖四海地倒腾土货。贺贵明当年跟着他们干了一段时候,厥后母亲病重才不得已回了故乡。这两大哥王、老周兄弟在内里东奔西跑的日子多,贺贵明也很可贵和他们碰上面。这回过年集会,实在是贺贵明主动找畴昔的。
实在他们也不是很体贴货好不好,好货有好货的价,好货的卖法,差货有差货的价,差货的卖法。首要的是还是代价。
火焙鱼,顾名思义就是用细火渐渐焙干的小鱼。它不像干硬的风吹鱼、劲道的腊鱼。它普通焙得半干半湿,外黄内鲜,兼具了风吹鱼的干、腊鱼的香,鲜鱼的嫩。
“同喜同喜!”江大龙笑着给贺贵明递了根烟。刘贵美和郝爱妹倒茶,谢翠娥给小孩子抓了满满一袋子糖。
“江老板,我们可贵返来一趟,要进货的话,一次性起码进个千把条。你看5块要不要的?”
郝九来一番话把郝大麻子方才燃起来的大志壮志浇了一盆冷水。此事就此作罢。
火焙的环节最磨练工夫。火大了,鱼皮焦了,肉还是生的,火小了,焙不出干香的味道。将铁锅洗净,用柴火烧干水汽,细细涂上一层菜籽油,讲究的就涂茶油,再将措置好的小鱼仔一条条铺在锅底,均匀摊开,渐渐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