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家常菜[第1页/共2页]
想到一只三周大的鲤鱼脑髓,大抵就一滴露水多一点。”
三人在管家带路下来到酒菜正厅。
最后上来的是汤——说是汤,实在是一碗透底儿的净水,热气腾腾地盛在蛋青色薄胎海碗里。
盘中的豆腐看上去都成块儿,但因为太嫩,筷子一挑就烂。
“恰是。”王健给本身盛了一碗,一饮而尽,舔了舔嘴唇,回味道:“先前一罐水,都变成了气,剩下的满是汁儿,也不消给甚么佐料,只稍稍给一点点盐。这玩意儿对男人的床帏本领,有极大裨益!”
那盘瓜籽仁细心一看,本来是熘得红红的圆型薄肉片儿,上面撒了些翡翠葱花,模样非常都雅。
过了一会儿,之前的管家来了。
王匡的热忱皋牢,让庞煖感觉很难堪。
因昆仑山长年风雪迷漫无路可走,采雪龙须的人十去九不回,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雪崩压死。唯其如此,雪龙须的代价才大大超越银子,一斤银子只换得回一两雪龙须。
这回不待王子明发问,王健就对劲的主动先容。
“那这盘豆腐要多少条小鲤鱼的脑髓才做得出来?”
“云雀的舌头:”王健笑着回道。
王匡的儿子王健端着酒杯迎上来。他一身文弱墨客模样,拿着一把象牙做成的扇子,看上去风采翩翩。
“这是甚么豆腐?”
“明天也没有甚么好接待几位将军的。就让厨子筹办些家常菜,为三位将军拂尘。”王健笑着说道。
这菜叫雪龙须,采自西域昆仑山的千仞雪壁之上。以每年十月采撷为好。这雪龙须有一个特性,就是任何时候都保持碧绿的色彩。
这桌家常菜,有点也不家常啊。
“这是用雄河蚌制作的,”王健眯眼儿瞧着薄胎海碗,说道,“这道汤用料固然浅显,但做工却很特别,先把一只瓦罐支在明火炉上,里头放的是净水。瓦罐顶上有一根绳索垂下来,下端安一只勾子。
庞煖喝着杯中酒,打量着已经和苏烈学会划拳的王匡。这位美满是宦海老油条,穿戴一身武人衣服,倒是一个侧头完整的大官僚。
待瓦罐里的净水煮沸,厨师就将雄河蚌敲开,用钩子勾住河蚌的蚌肉边沿,让它展开对着瓦罐,河蚌隔沸水约莫一寸间隔。瓦罐里的热气冲上来,河蚌烫得难受,便会有涎水滴出。
“哈哈哈哈,庞将军的勇武之名,如雷贯耳,宜阳军民久仰大名啊。来,喝酒。”
王子明脸涨的通红,边上侍女笑着悄悄拍王子明背部。
“大抵两千多条吧。”
“这个是豆腐?”王子明问道。
这味道,鲜腻到极致,底子用不着咀嚼,只舌头悄悄一抿,这豆腐就滑下了肚。食管里留下一种清冷的感受,
“三位将军,请退席吧。”
“这肉片儿这么小巧,的确像瓜籽仁。”苏烈挑着吃了一口,不免惊呼道,“这是甚么肉?这么滑爽!”
“这么一份汤,满是雄河蚌的命汁儿?”
“满是:”
“难怪见将军眼熟,哈哈哈,那日小子怠慢了。这个哪是人做的活儿……都是家仆在做。那日我们是一时髦起顺带找些乐子。”王健笑着给王子明倒酒:“这一盘舌头,大抵要一百来个家仆忙几天。一只云雀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舌头了,取了舌头,云雀肉就没吃头了。”
庞煖用汤勺舀了一点尝尝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