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殿下英明[第2页/共2页]
户部的环境比闻九霄觉得的还要糟糕,乱七八糟的账目也就罢了,国库是真的空虚,他剿匪带返来的几十万银两充出来,连个水花都没冒。
顿了下又轻声弥补一句,“有了这笔赎买银子,本年的军饷就能发下去了,眼下这一摊子也能临时囫囵畴昔了。”
闻九霄轻咳一声,“依臣所见,还是要给年青人一个改过改过的机遇的,就让他们拿银子把他们的供词赎归去吧,放着也挺占处所的。”
不过,那些人的仇恨的目光还真让人生厌。
这些罚银是要上交国库的,那大理寺、京兆府和五城兵马司之以是这般主动巡街抓人,则是因为有好处的。每抓一小我,所得罚银他们能够留下一成。
然后再甩一张供词,本身对比一下,该交多少银子。交了罚银便能够把人领走了。
因而,一张密码标价的票据甩出来了:当街调戏民女,三百两;挑衅惹事的,四百两;仗势欺人的,五百两;在青楼争风妒忌大打脱手的,每人六百两;强抢民女的,一千两;强抢民女致伤致死的,则是五千两和一万两……
弹劾他?这都是太子殿下的主张,跟他有甚么干系?三十多岁的小闻尚书比二十多岁的小闻大人不要脸多了。
但是,我给你面子,你也得让我好交差呀!
“哈哈,还得是小闻尚书,小闻尚书公然无能!”他哈哈笑着,看得出表情非常不错。
一小我是三十两,十小我就是三百两了。若抓一个犯事大的,那岂不是……哎呀,这但是发了大财了。衙门里敷裕,他们这些当差的都能跟着叨光,谁不主动?
朝中的大臣,真要细究有几个是明净的?特别是那些世家权贵,小辫子一抓一大把。查几个大蛀虫,抄几家府邸,国库就能弥补差未几了。
至于说损,哈,太子殿下是军中出身,当年为了要军饷,比这更损的招儿都用过。管它招儿损不损,好使就行。
一开端朝臣只当太子殿下要立威,公开里腹诽几句,除了严加束缚家中子侄,明面上天然是不敢说甚么的。不但不能抱怨,还得拍马屁歌功颂德。
如何弥补国库呢?闻九霄思考起来,没两天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主张,提及来这主张挺损的。
比如,抓一个当街调戏民女的,不是罚三百两银子吗?上交国库二百七十两,他们能够留下三十两。
“都是殿下贤明。”闻九霄不骄不躁。
等京兆府、大理寺那些人抓不着不争气的纨绔后辈,瞄上渎职犯纪的官员时,这些风俗掌控统统的权贵们才回过神来,特别是晓得罚银都进了国库,好么,本来是小闻尚书的手笔!
不过,咳咳,这些官差哪个不是火眼金睛?是不是“肥羊”一搭眼就能看出来了。
你想想闻九霄这是多招人恨吧!都说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大臣们见到闻九霄,已经不止是眼红了,恨不得能扑上去咬他两口。若目光能杀死人,闻九霄早就被他们杀死千百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