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平价盐[第2页/共2页]
现在官府不往外放盐引了,那就不能卖盐了,县太爷是甚么意义?是只本年不放盐引了,还是今后盐引都没有了?是县太爷要做盐的买卖吗?
布告上另有一条,针对山民的。凡情愿下山居住的山民,享有和山下百姓划一的报酬,意义是也能够平价买盐。
看荒地的环境,难垦的一人一天能开半亩,杂草未几的,则一人一天就能开一亩,整整干了一个月,几千亩地就出来了,养上几年这就是良田。如果把山云县境内的荒地全都开垦出来,还用为赋税忧愁吗?
因为县衙又贴了布告,布告上说了,凡山云县的百姓,今后都能够平价买盐了,盐价比之前整整降了一半。这意味着甚么?意味着山云县的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盐了。
但很快严家和马家就发明不对劲了,他们手里是有盐,但真没人买。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意义,两人这是想到一块去了。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可钻的空子多着呢。
“别想啦,老弟你还没看出来吗?哪另有四家?那张家,宋家,早就成了县太爷的哈巴狗了。特别张家,你看阿谁上赶着的劲呦,姓闻的要说屎是香的,他都能上去啃两口。”那是一脸的鄙夷啊!
“哼,我还就不信姓闻的手里真有盐,没有盐引如何了?我有盐还愁没人买吗?”私底下卖就是了,以往也不是没如许干过。
闻九霄可不是那么遵纪守法的人,要不然就不会朝安乐公主射箭了。贰心中自有一套本身的行事绳尺,只要成果是好的,体例和过程就算不太光亮正大又如何?何况他卖盐也是为了山云县的生长,又不是塞本身腰包。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身上没有背上性命。
闻九霄在平价卖盐的同时,也悄悄让人往外卖盐。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甚么最挣钱?天然是私运了。
让统统的百姓都进城买盐也不实际,就在镇上和人丁多的大村设立代销点,包管百姓买盐便利。
官府出面卖的官盐,色彩白,无异味,代价还便宜,老百姓又不傻,如何能够还去买严家马家的私盐?没听下乡的差爷传达吗?在山云县只要官府卖得盐才是正宗的,其他的都是私盐,不能买。
“谁说不是呢?老哥你就两个儿子,紧一紧还能度日,我可有五个儿子,这么多张嘴要用饭,没了盐的收益,真的要去乞食了。老哥,我是真不甘心,要不我们四家……”
这些匪贼之以是不敢作妖,纯因大棒加胡萝卜。大棒就不言而喻了,胡萝卜则因人而异。在炊事上余枝并不苛待他们,这么重的体力劳动,不吃饱饭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