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太子复位[第3页/共4页]
康熙爷并未当即下旨,而是绕着弯子将太子复出一事,由本身的心机,转为众臣所向,“尔等既同一心,可将此御笔朱书,对众宣读,咸使闻知。前执胤礽时,朕初何尝谋之于人,因其罪,自发应行,遂执而拘系之,举国皆以朕所行动是。今每念前事,不释于心。一一细加体察各条罪行,有相合适者,亦有全无风影者,况是所感心疾,已有渐愈之象。不但诸臣惜之,朕亦惜之,今得渐愈,朕之福也,亦诸臣之福也。朕尝令人护视,仍时加训诲,俾不离朕躬。且今,朕不欲当即复其太子之责,久而视之,但令诸大臣知之罢了。”
瞬息,梁九功、李玉又传谕大学士李光地曰:前召尔入内,曾有陈奏,本日何无一言?
圣训示下,众臣遵令而退,四阿哥走出九经三事殿时,脚下一轻,踩空了一节台阶,幸亏兵部尚书马尔汉由后扶住了四阿哥。
康熙爷微微抬手,梁九功朗声道,“起——”
胤禩闭了双眼,靠坐在书桌后,“二哥的职位在皇阿玛心中当真是无可对比的吗?一个不堪的张明德,皇阿玛就能削了我的职位,二哥那结党乱政,勾搭内奸的大罪都落到了肩上,终究却因鬼怪之事,脱得一干二净。”
九经三事殿
然,出乎世人料想的,召见群臣的万岁爷并未就明天的事儿有何唆使,而是讲起了本身的几个奇梦:
“现在,皇上已为太子铺平了门路,”李光地陪着万岁爷在湖边安步,“只要万岁爷情愿,随时能够放太子出来。有前车之鉴,想是太子行事也不会像畴前一样莽撞。”
八爷府
寝殿内,康熙爷半卧在床榻上,一张张翻开朝臣递上的纸条,“好啊,真好,朕是藐视了他们。”
“老八……”康熙爷行动沉重,“朕就怕是养虎为患啊。胤褆的性子朕体味,凭他如何闹,闹不召盘天的洞穴来。胤禩,可就分歧了。更何况,胤礽那儿……朕得再找一小我,再找一小我均衡这两股力量。”
四阿哥看了一眼马尔汉,点点头道,“举手之劳,大人就与胤禛一同走吧。”
十仲春二十六,畅春园
“皇上?”李光地微皱眉梢,沉默半晌后,康熙爷轻点了点头。
梁九功站在台阶之上,口传皇上谕旨:保举皇子一事,干系政务,又系皇太子废立。尔等各宜经心详议,八阿哥何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寒微。尔等其再思之。
万岁此言,是完整将太子的罪恶归咎与大阿哥,众臣互有对视,昔日主张废黜太子的,此时都有下跪告饶的设法。
“朕初度中路出师,留皇太子办理朝事,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及朕出师宁夏后,皇太子听信匪人之言,素行遂变,自此朕心倦,爱稍衰,置数人于法。”
“主子宽解,”何焯语重心长道,“您得群臣保奏,许是万岁爷一时活力,这身份的由头,不过圣上一句话的事儿。今儿个,万岁爷能够说您母家卑贱,他日一样也可说您出身崇高。关头的是,看您如何应对?”
“我明白了,多谢先生安慰,”胤禩抿了抿唇,轻叹口气,“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但愿皇阿玛能看在一点父子情分上,给我留条后路。”
胤禩见过了鄂伦岱等人的传信人,单独回了阴暗的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