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困兽[第1页/共2页]
比来以来,辅政王与豪格贝勒两派相处还算和谐,毕竟大敌当前。
所幸凛冬已至,这才反对了明军持续东进的法度,不然只怕蒙古各部投降明国的将会更多。
砭骨的北风拂过大殿,墙壁上烛火摇摆起来,将辅政王多尔衮面上的愁苦映照的更加较着。不知过了多久,多尔衮昂首望向汗王殿正中心龙椅上端坐的顺治天子福临,望着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孩,眉头更加皱紧,不住地唉声感喟。
所谓世事如烟,大抵就是如许,崇祯初年,后金曾主动想要与明国媾和,成果被朱由检回绝。厥后跟着辽东情势日趋恶化,朱由检暗中派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媾和时,又被清国回绝了。
崇祯十八年十仲春二十五日,辽东盛京,汗王宫。
“真是诸事倒霉啊,”
“记得前次宏光朝派使者来盛京,说是要和我们联手,南北夹攻明国天子,当然我们心高气傲,也就没承诺人家,”
察哈尔使者语气倔强,容不得盛京方面有任何还价还价,蒙前人仿佛已成为暴君崇祯的忠厚鹰犬,这让他们曾经的仆人感受内心很不好受。
河套之战,崇祯天子将察哈尔部完整打服后,让察哈尔亲王阿布奈派出使者,向各部族开出高达数十万两的赏银,还承诺给他们供应过冬所需的牧草燃料,只如果肯臣服大明。
辅政王多尔衮感喟一声,不再去想这些烦苦衷。他昂首望向远处,这时大殿门口晃过一小我影,细心看时,倒是豪格贝勒。
多尔衮等人之以是不敢杀掉蒙古使者,另有更深层启事,除了已经投奔明国的察哈尔部,在这短短两个月内,又有三个部落投奔朱由检,就连对大清忠心耿耿的科尔沁部,在明军凌厉守势下,也开端有些摆荡了。
辅政王昂首望了眼豪格贝勒,脸上暴露迷惑神采,多尔衮迩来精力恍忽,变得和他的敌手朱由检越来越类似了,当然,这类类似仅仅是指精力层面。
而蒙古各部对大清的首要性,多尔衮当然心知肚明,如果八旗军现在冒然脱手攻打已经投降明国的蒙前人,亦或是直接对科尔沁人动手,怕只会遭到中卫军的劈面痛击,并且还会让那些本来持中立态度的蒙古部族,也回身投向明国。
当然,希冀朱由检立大福晋为皇后,明显也是不实际的。
“豪格贝勒的意义是我大清再派出使者,前去江南?”
察哈尔使者的傲慢来自于崇祯天子的气力,而建奴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例,辅政王与豪格贝勒以及各旗旗主颠末一番商讨,决定临时承诺朱由检的刻薄前提,将孝庄皇后送往河套,同时将朱由检索要的貂皮人参全数备齐,一件不敢拉下。
“最好再约上朝鲜王军,让他们从鸭绿江方向,对明军展开进犯。”
如果不出不测,辽东迟早要被崇祯天子光复的,只是一个时候题目罢了,而十多万建奴,除了少部分被精神毁灭,他们中的大部分,包含多尔衮豪格等人,其他生将在北直隶各地暗无天日的矿场井下度过。
旬日前,察哈尔部派来使者,向多尔衮豪格等人传达了崇祯天子旨意。朱由检催促清国尽早将孝庄皇后送往河套,以促进明清和亲。传闻崇祯天子已经将清国皇后册封为恭妃,对比后宫之主的皇后身份,恭妃这个称呼未免显得太寒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