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兵临城下[第1页/共4页]
侯方域说得滚滚不断,多铎却听得不耐烦。
山阳城的地形有点特别。
有一说一,此时冒襄内心是真筹办拿如皋冒产业祭品的。
……
山阳城的城墙高度,本来只要不到四丈高,东城的西城墙和西城的东城墙,也就是运河两边的城墙更只要三丈。
另有山阳城周遭几十里的树木也砍伐殆尽,砍下的树木全数运回山阳城,用来打造滚木等各种东西,用于守城。
当下多铎黑着脸打断:“你扯这些没用的做甚?”
除了泊位上的木料,城外的民房也被拆光。
冒襄这会带着乡勇正在裁撤船埠上的泊位。
“府尊顾忌彼辈,我可不怕他们。”冒襄余怒未消的道,“莫非我有说错?这些人间世代代吃着南直官田之利,却不肯意为朝廷分担涓滴,彼辈贪婪鄙吝至此,还不能说几句?我不但要说,转头还要奏请圣上,清返淮安府之官田!”
此中东城面积大些,占了面积的四分之三,西城面积小些,只占四分之一,但是东西两城都有独立的城墙城门。
“不,不是这个。”冒襄点头道,“你刚才并不是这个意义。”
侯方域手指火线宏伟的城池表面,一脸热切的道:“此城乃两淮第一大埠,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崇祯这狗天子南逃以后,搞了个外务府,又在山阳设了个太堆栈,里头囤积了几十万石官粮,另有上百万两的足色银。”
“行了,好处没捞着,你们两个倒先吵起来了。”多铎瞪了何洛会两人一眼,又道,“传令下去,雄师绕过清河县,直接去淮安府城!”
阎应元皱眉道:“淮安府的那些缙绅豪族一毛都不拔吗?”
运河两边的城墙一样没有再增高,而是一向保存了下来。
大主张,还得阎应元和冒襄说了算。
这话纯粹是瞎扯,把城内的花街柳巷走个遍倒是真的。
“小生对山阳比对徐州更加熟谙。”侯方域赶紧道,“因为年前小生在山阳城内足足逗留了将近半年,几近把东西两城的每条街巷都走了一个遍。”
说白了,就是拿镶蓝旗充当炮灰,专门用来啃硬骨头的。
圣上已经是摆了然要重用勤王士子。
“王爷,前面这座大城就是山阳。”
阎应元到山阳以后,带着乡勇在练习之余不竭加高并且加厚城墙,但也只针对其他段城墙,运河两边的城墙仍旧只要三丈高。
“就是,你焦急个啥?”何洛会也鄙夷的道,“清河到山阳也就几十里地,放着山阳这块肥肉不吃,非要啃清河这块硬骨头,是不是傻?”
淮安缙绅也大多住在西城。
换平时,从清河到山阳还得坐船过河。
“啊?”阎应元这才反应过来,冒襄实在也跟其他热血上头的士子没有甚么辨别,当即有些难堪的摸摸鼻子,转移话题道,“没甚么,我是说辟疆兄你有见地,将大明朝廷、将天下黎庶的好处摆在了家属好处之前,令人敬佩。”
当下范中杰只能把话题岔开,说道:“辟疆贤弟,此事前不必说,还是言归正传,此番支出城中的三十万百姓如何安设,口粮又该若那边理?”
此中西城的东门和东城的西门是正对着的。
冒襄大怒:“这些人真是有救了,要我说朝廷就不该放纵他们,就该像对待徐州、归德府的缙绅豪强那般对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