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下响应[第2页/共3页]
夏完淳想要同业,却遭夏允彝以年幼回绝,但他没有放弃。
夏允彝是崇祯十年进士,因父丧丁忧在家。
“诸位同窗,可有同往者?有同往者本日便随我王家勤前去南京报效于君前,此生无悔入中原,来世还做中国人!走!”
看完夏完淳默写的讨虏圣旨,夏允彝和陈子龙沉默半晌以后几近是同时发声:“君父有难,家国有危,不敢因私而废公、因小而失大。”
“我董志宁也愿往,算我一个!”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说:“同往!”
讨虏圣旨到湖广长沙府时,已经是三天以后。
圣上如何想起来号令天下士子生员为国而战?
“哈哈好,如此宁波六狂生便都聚齐了,同去同去。”
冯厚敦和陈明遇几近同时发问。
这如何说的?古往今来似从未有过这等事情。
可真如果慢待左懋泰的话,范中杰又担忧会把建奴惹怒,没准就坏了大事,以是范中杰一时有些束手束脚。
“巍巍中原,煌煌汉祚,大明是全部士大夫之大明,是全部炎黄子孙之大明,而非朱氏皇族一家之大明!”
最后一句大明王朝万岁是读圣旨的士子本身加上去的,却加得恰到好处,一下就把成德堂前统统士子的情感都带了起来。
教谕读完讨虏圣旨,府门生员一下就炸锅。
“另有我毛聚奎,我与你们一起!”
统统士子便纷繁跟着大吼出身。
“我大明士子不但会读书,更会提三尺青锋上阵杀敌。”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同去同去,吾辈也一并前去!”
最后宁波府学的生员几近走个精光。
当天下午,圣旨便到了江阴府。
并且左懋泰还是大明降官,不知多招人恨,就连范中杰本身也想揍他一顿。
待夏允彝分开后,夏完淳一番“位卑未敢忘国忧、年幼亦须报君父”的表述,终得祖母以及嫡母、生母首肯,也背起行囊踏上去往南京之路。
另一边的朱舜水便也按捺不住:“另有我。”
跟夏完淳三人一并去往南京的,另有松江府学以及嘉善府学的几十个士子。
“三弟,兵凶战危,谨慎,千万谨慎哪!”
王家勤等六生员纷繁呼应诏令,另有张煌言、朱舜水两位前辈推波助澜,宁波府学的其他生员便也不成制止的被带起情感。
只要王介之讷讷说:“那母亲如何办?”
身为明清鼎革之际三大儒之一的王夫之此时也不过只要二十五岁,与兄长王介之、老友夏汝弼、管嗣裘已经于两年前的武昌乡试中中式,此时正在长沙的岳麓书院结伴读书,兄弟同窗每日比试学问、考较文章,日子贫寒但充分。
“陈兄欲何往?”
“大明王朝万岁!大明王朝万岁!”
阎应元只顾往前走,头也不回的道:“然也。”
“兄长,小弟去也!”王夫之起家就走。
……
国度有危难,宗庙社稷有颠覆之危急,天子要召天下士子为国而战!我辈士子岂能坐视之?当奉召勤王!
“先父给我起名中原,便是包含为中原而战之深意,此番建虏犯境,家国有难,我中原如果坐视不睬,难道愧对先父遗志?我也去!”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汉家衣冠传承两千余年,岂能任由建奴劫夺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