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第276章 比拼(下)[第3页/共3页]
没有人重视到顾同一向夸大国度而非朝廷,即便重视到,也是觉得顾同的惯用语,没有沉思,他们却不晓得,顾同这是再用这类新的表达体例,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顾同可不想本身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将来成了金国朝廷的官吏。
“我的观点就说到这里了,粗鄙之谈,一家之言,等不得风雅之堂,还请勿怪。”耶律楚材对着人群鞠了一躬以后,就淡然的退回到本来的位置上,他的脸上,看不到欣喜,也看不到悲观,而是一种出乎春秋的成熟和大气。
赵秉文在宣布完比赛成果以后,感觉还是让顾同再说两句,也算是父母官体贴治下教诲了。
略作停顿,顾同又说道:“书院建立至今,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它的与众分歧,因为这里的学子,不但仅是穷首皓经,还能存眷时势,这很好,因为一个读书人如果不体贴家国天下事,那么他读再多的书,也没有效处,读书人,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国度的但愿,更是教养百姓,兴治国度的首要力量,你们要记着,堆集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多体察民情,只要如许,你们才气在走出版院的时候,成为国度需求的人。”
掌声、喝彩声、喝采声,此起彼伏,不管是低年级的门生,还是高年级的门生,乃至是书院的教员,都被耶律楚材佩服了。
讲到最后,顾同总结性的说道:“最后,我送大师一句话,这句话,将来要刻在书院的大门之上,作为书院的院训传播下去,更要铭记在你们的心中,口口相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体贴。’谨以此句,与诸君共勉,感谢。”
赵秉文说不过郝天挺,也就不再与他辩白,而是将目光转向顾同问道:“大人,既然之前说好了是比赛,现在两人辩论已经结束,胜负如何,您看?”
心中稍一拿捏,顾同就对赵秉文和路伯达说道:“刚才的辩论你们也都看了,楚材的答复确切要高出一筹,我看,就算他胜吧!”
路伯达作为耶律楚材的长辈,天然不好颁发定见,不过看他脸上堆满了笑容的皱纹,就晓得他是如何的欢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