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幕僚[第2页/共2页]
清沅晓得,阮二老爷既不位高,也不权重,宿世也顺利从沈王谋逆案中脱身,想必沈王也不会大肆来抓捕他或强行要求他叛变,现在大抵已经躲往别处了。
(未完待续。)
樊若江首肯,“这也是二爷让我此次南下的目标。传闻这李公公曾经打着为皇上寻丹药的名号,亲身到过扬州,便是本地布政使都极尽阿谀之事,要说收的银子,岂止是梁大人家中那抄检出来的那一点点可比的。”
清沅看了她一眼,“太原现在都乱了,莫非二伯父和嬢嬢还会在那等我们不成?”
韩玄广能够任应天巡抚如许的要职,的确是走了李良进的门路。皇上非常宠任李良进,竟还酒后异想天开过,说要封他个“中丞、御史”做做,李良进天然没这个胆量接管,却几次顺势保举了韩玄广。
是以李良进透过他,把手伸到南直隶去捞银子,合情公道。而梁授,不知是替李良进纳脏银,还是本来就参了一脚,就不得而知了。
“二爷言重。”樊若江摸了摸胡子,“老朽幸不辱命。”
忘忧语塞,她的确没想到这个。
顾蘩秋暖和地笑笑。“先生出马,我天然是放心的。”
作为顾蘩秋身边最倚重的幕僚,让人吃惊的是,樊若江看起来就像平常地里耕作的农夫,不但没有平常文人的浩然清气,相反是非常的泯然世人。
樊若江一点都不猎奇阮清沅几人的身份,他见到顾蘩秋后两人便进内屋说话去了。
“樊先生此去辛苦了。”顾蘩秋说着。
李舒义啧舌,“先生说的公然不错,应天府的两淮盐场,但是下金蛋的母鸡。李公公又是在京里这么说得上话的,那些晋商上赶着去奉迎送贡献的就不知凡几。”
宿世里她对沈王谋逆之事知之甚少,可见此事并没有拖很长时候,朝廷应当很快弹压下来。除非她能跟着顾蘩秋如许的人回京。不然就只能等山西承平下来。
顾蘩秋执杯的手一顿。
忘忧内心焦急,却也不晓得能说甚么,现在还要像平常一样在山西境内递信不是那么轻易的,除非是借着顾世子的名头。能操纵各府州县的军差官吏。想到这里。忘忧就感觉还是算了,她们费事人家已经够多了。
梁大人就是背下户部库银案大罪的裕王妃之父,梁授。
樊若江和朱舒义跟着顾蘩秋进了一间温馨的阁房,门外由顾彦亲身扼守,摆布也都查洁净了。
她担忧的是,清沅到底一个女孩家,时候拖得越久对她的名声越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