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第1页/共2页]
只要有二十多万雄师四周八方一起夹攻蜀军,蜀军那几万人就如那挡在车前的螳螂一样,到时候蜀国天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吗?到时候公公立下不世之功,陛下必然会欢乐非常。
朕估计司马懿早已经看出天下局势的走向,一早就想换个更有前程的主公了。不过之前是没体例罢了,现在我们给了他一个那么充分的来由,他那里还会不掌控住。如果不是看到我们必将一统天下,你觉得用他的家眷就能威胁到他吗?”
不得不,这个寺人充足的笨拙,充足的好捉弄,充足的好大喜功,这才会被司马懿忽悠到。普通人听到司马懿其他将领不尊他将令谁会信?司马懿身为魏国多数督,多次领兵作战,并且战绩斐然,如果那些武夫不肯听他的,他如何能够获得那么好的战绩。
这一计得益于之前司马懿提过的体例,有了这个别例为根本,剩下的就是如何瞒骗世人。有了明白的目标与方向,再想起战略来天然事半功倍。三个臭皮匠和司马懿你一言我一语,加上刘厚也不时插几句话,很快他们就完美了这个打算。
是的,司马懿的这个别例很简朴也很直接,他是全军统帅,他调集各支军队的将领来开会,那些军队的将领必定要前来,如果他们不来,就是违背军令,将会遭到军法的惩办。∑頂點說,..
他被司马懿一轮忽悠后,也义愤填膺了起来,司马懿趁机发起,本身人微言轻,在军中话没甚么分量,比不上王公公您,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您一言九鼎,那些粗鄙的武夫们对你的号令必然莫敢不从。不如由公公你出面,调集各位将领过来商讨军情,到时候公公你便能够号令他们一起反击。
既然已经定下计,司马懿就得尽快分开了,他带着本身的亲兵,向刘厚拜谢过后,就追逐魏国溃兵去了。看着司马懿分开,邓芝忧心忡忡隧道:“司马懿其人凶险狡猾,多智如狐,就如许放他归去,会不会放虎归山?他可托吗?”
当然,这类能够性也很,除非是曹氏族人中很首要的人物他才能够如许做,司马懿如果连一事都措置不了,动不动就要找天子哭诉,那他也太差劲了,太不堪任多数督这个位置了。
但是这个寺人深居宫中,底子没有军事知识和政治脑筋,只是一个笨拙且贪婪的蛀虫罢了,三言两语就被司马懿忽悠得三迷五道,晕乎乎、飘飘然地就同意了司马懿的发起。
到时候司马懿只要再别的派人去领受这些军队就大功胜利了。但是题目的关头是不能让魏国朝廷以为司马懿投敌,这难度就大了。毕竟有二十多万人马,众目睽睽之下,既要诛杀各军队主将,还不能泄漏风声,还要过后不让人思疑,这的确就是不成能完成的任务。
以是,只要利用这一计,那些将领必定会乖乖地进入襄阳城开会,除非他们事前已经晓得司马懿想背叛,不然,这简朴的一计必然能顺利撤除魏国这二十万人马各支军队的主将。
退一万步来,那些将领真的不听他号令,莫非他不会用军法治他们的罪吗?无凭无据打杀这些将领必定是不可的,但是如果有真凭实据,一个多数督要惩办部下将领还是完整没题目的。更何况,司马懿另有曹丕这张牌。
计规定于三天后正式实施,因为司马懿要收拢溃兵,重整人马,并且另有其他事情需求安排,以是大抵需求三天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