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名臣气节(上)[第2页/共3页]
(按:文天祥如许的千古名臣,妇孺皆知,如果在本书中不见他的诗词和故事,那么本书将大为失容,是以我决定在书中适时地先容他的故事,他的为人,援引他的诗词。但是,文天祥平生处置的是抗元大业,诗词大多在政务的间隙写出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候限定,本书援引他的诗词会打乱时候限定,也就是说不考虑时候题目,请大师不要非难我连文天祥诗词创作的时候都不晓得。)
“他们啊,一天到晚就想着美事,做着蠢事,另有更让人想不通的。竟然还升了吕师夔和吕文福的官,企图和吕文焕搞好干系,要他念在昔日情分上周旋,达成和议,真是痴心妄图。”伯颜不屑的说。
伯颜拍着阿剌罕的肩道:“实在,杀人的体例很多,不必然要用刀,用诗也成。文天祥一诗《伶仃洋诗》断送了吕文德,你呀,好好写一首讽刺诗送给这二人,不愁羞不死他。”
阿剌罕紧走两步,道:“丞相,我从溧水,独松关一起打过来,对文天祥在姑苏赠诗杀吕文德一事还不清楚,你给我说说,让我也明白明白。”
伯颜接着说:“二十岁时,对策集英殿,宋理宗钦定第一名。考官王应麟说: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其人才情超卓,远胜同侪,更可贵的是偶然令。”
阿剌罕接过话头,道:“他有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此诗前无前人,后无来者之作,自此今后,时令诗将不会再驰名句。”
有关文天祥的诗,请朋友们看看申明笔墨再说,不要看了一点就觉得抓住bug了,实在你甚么都没有抓住。
伯颜站起家,道:“李庭芝在扬州,自是无缘相见。文天祥嘛,已经来到大营了,我们这就去驱逐。”
伯颜看了一眼阿剌罕,道:“可得慎言啊,要慎言。要不是他帮手,我们也不会如此顺利达光临安,都是吕文焕的功绩。”
微一沉吟,道:“文天祥的手书但是宝贝,我真想留下来,终是念在吕文德忠义的份上,不好却他的情,只好忍痛割爱了,效仿《兰亭序》陪唐太宗的旧事了。”想到文天祥的手书唾手可得,终究没有获得,非常遗憾。
“吕氏一门公侯,位极人臣,除了吕文德还算是小我物外,其他的都操行有亏。吕师夔企图给丞相送美女,真不知天高地厚,想用女人消磨我蒙古好男儿的豪情,他做梦。吕文福就更不成话了,从福州经江西逃脱,来投降我朝。”阿剌罕见点愤恚隧道:“要不是出于国事需求,以我的气,我会把这两个小人碎尸万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伯颜一遍又一各处咀嚼,击掌赞道:“真名句,大获我心。非论文天祥的运气如何,就凭这两句诗,就将成为千古名臣。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养吾浩然之气!此人一身正气,绝忘我心,只可惜生不逢时,未遇明主。我毫不思疑,此次南下,我们必然会灭了南朝,文天祥会成为亡国之臣,但是,他在汗青上的职位反而远远高过我辈,先人对他悲悯、怜悯、认同,感同身受。我辈胜利者为先人认知的程度反倒远远不如他。不以成败论豪杰,前人名训,至理名言,至理名言。”伯颜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