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坤元回五台 叶缤访东海[第1页/共3页]
再说京师当中,这一日崇祯帝正与几位部阁大臣商讨国事,只是以刻社稷不安,内忧外困,虽只是二十出头年纪,两鬓已有丝丝白发。君臣正在奏对间,忽见殿外袅袅飞来一片丝帛,世人不知以是,那丝帛竟然飞至御书案前落下。崇祯帝忙令近侍捡起,呈上观瞧。
坤元耳入耳闻官兵膜拜祷祝,人声鼎沸,心中俄然警省,心血来潮,暗中掐指推算,发觉天机更加暗淡不明,本身固然当日在禹余天,教主法旨表说明白,何如人、阐二教亦有贤人存在,要扶危靖难,保护朱明并非板上钉钉的事情,还需后天报酬。
后金军主将见此还是凶性不改,砍翻了几个今后撤退的孔部军卒,勒令世人抓紧攻城。这时节那道白光已然熄了城头大火,委宛逡巡,俄然飞向后金军地点,白光前端竟然放出滚滚烈焰,将后金军兵烧得焦头烂额。
叶缤当即躬身见礼道:“外洋野人,不识礼数,冒然拜访,还望三仙宽宥。”
话说赵坤元脱手救济明军,就修道之人而言乃是干预人间的不智之举。火有害固然模糊感觉不当,只是新近拜师,不敢违逆师命。许飞娘一贯以坤元马首是瞻,亦是无话。杨遇春等一众明军官兵,见赵坤元手腕通天,术法奇异,个个顶礼膜拜,口念三清圣号不已。
念及于此也不肯在此地多做逗留,对杨遇春道:“我本是五台练气士,不该涉足尘凡纷争,徒增因果,影响修行,本日偶见尔等受困,不忍旁观,虽说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假手于我,免除灾害,然亦令我感染连累,不成久待。还望将军今后剿贼勿忘保民,心存仁厚,不然扰民剿贼则民不尽贼不灭亦!贫道告别,这便分离了吧!”
总兵官黄龙并游击李惟鸾,喜出望外,这等神仙显灵奇事,也算是天降吉祥,二人合计一番,修表上告。
孔有德部很多浅显军卒本就不大甘心同室操戈,方才又不忿后金主将砍杀本身军中同袍,见白光诡异难敌,军心大乱,纷繁呼号不已,阵型大乱,今后退去。后金部受其影响,也没法独力攻城,只得缓缓退走,旅顺数月之围竟然就此而解。那白光恰是初俱雏形的五行剑,等后金兵退,自行飞回不提。
好不轻易找到了白谷逸,他那里不知峨眉、五台两家之争的黑幕详情,又是一番推让,无法追云叟看在亡妻与叶缤昔年的情分上亲笔修书一封,只说是外洋散修敬慕峨眉高人,求赐见劈面如此,别的并无多言。谢山见叶缤拿了追云叟笔书,也算是尽了些情意,也寻了个由头自回洞府而去。只叶缤一人切身前去东海寻访三仙。
半晌以火线才收功,玄真子起首开后说到:“这卦象好生奇特,不知哪个修士私行违逆天命,插手中原易鼎之事,如此不知死活,应当不是我峨眉中人,便是其他几家与我峨眉交好的正道,有风雅真人前车之鉴,也不会冒然涉险,也不似邪魔外道所谓,如此看来,莫不是五台那人?”
崇祯帝微微一乐,心中大喜,这些年来顺心称心之事未几,本日天降帛书,本身固然不大信吉祥之说,然亲眼所见,不由得祈盼冥冥当中神灵庇佑,搀扶明室,乃命阁臣留意兵部文书,一有奏报当即送来。君臣数人又商讨了些赋税军务之事,方才散去。不出数日,京师当中纷繁传说天降帛书之事,只是内里详情,众说纷繁,不得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