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季威上校访谈录[第1页/共5页]
廖季威先生是个非常沉得住气的人,他城府深、不露声色、不紧不慢、不温不火。
据日本当时的统计,在空袭中被烧毁的房屋共有975万多户。是以各地巡返的日本外侨,有几百万人无房居住。大部分人被迫迁到小都会或乡村挤住。当时在东京都一间4叠半宽的小屋(约6。8平方公尺)。也要住上一家四五口人,乃至分别时候,轮番睡觉,其居住严峻如此。
记得在1946年7月时,《朝日画报》复刊第一期载有一大幅面,是八开本的两页。该画面是在空中俯瞰拍摄的日本被轰炸后一片颓垣断瓦的景像。他的题目是《国破江山在》。我因见他把杜甫这句诗真用活了,我就买了一本来赏识。可惜未保存好而丢失了。
日本投降后,盟军官兵多把日军批示刀作为战利品保藏。传闻,返国的美军不带回一把缉获的日军军刀就不但彩,仿佛没有插手过二战一样。
此时,日本人也感到本身是败北国的人,对待盟军是打不敢还手,骂不还口,只要逆来顺受。盟军总部的初级职员对此也未加以制止,还粉饰地说:“这是军队中思家病风行,情感不好而产生的事。”直到1946年6月今后美国对日的改策窜改,不肯过份刺激日本群众,已撤走了大部分的军队,把一些不肯留在日本的官兵,十足复员返国,或调离日本,别的在海内征集新兵来弥补,重新清算军纪,并处决了几名在日本杀人掳掠的美军兵士,把另一些犯法的美军兵士判处徒刑。自此今后,美军军纪才比较严厉一些。
廖先生自我先容,他1933年在日本陆军士官黉舍学习,1936年返国。随即,在百姓当局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搞研讨事情。他说,他们研讨陈述要常常进呈蒋介石、何应钦等初级将领参阅。我本身悄悄察看,廖先生固然年青时当真、松散。但是,现在,毕竟是光阴不饶人;影象力弱退,百密一疏,不免有产生张冠李戴的景象。
在抗日战役期间,我曾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侵华日军对我国群众之凶暴残暴、骄横跋息、气势凌人,真是令人发指。日本投降后,我被派昔日本,充当中国当局驻日代表团成员,得以目赌日本海内战后惨状。当时我固然很欢畅,以为这是日本侵犯者应有的了局。应当是我们胜利者扬眉吐气了。但同时也感遭到这些享福的日本人多是无辜的布衣百姓,令人顿生怜悯之心。
别的,在1941年,我还瞥见有些美军基地和虎帐四周,插有木牌,用英、日文写的内容是:“凡日本人进入此线以内者,格杀勿论!”能够这是美军的奥机密地。
日本投降后,中国驻在日本国占据军先遣队廖季威先生如许回想:
(四)战后日本国市场冷落地摊繁华
在日本投降前,每人每年只要50公分(中国尺1、5尺),只能作补旧之用。暗盘倒有衣物、衣料出售,但代价非常高贵。直到1946年夏天妇女的打扮才稍有窜改,大慨是费料未几的原因吧!
最后登岸的美国官兵,因在疆场上曾与日军斗争过多次,他们的火伴战友,多被日军残杀,故对日本甲士非常仇恨。特别看到他们仍穿一身礼服,更是非常仇恨,不扎眼还要去打他们。在日本电影《人证》中也揭穿过这些占承环境,那是真正的究竟。短短的电影镜头,只不过是当时环境的轻描淡写而己,实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