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临场发挥”很满意[第2页/共2页]
打从晓得“信”是如何一回事以后,她就爱上了这项茶余饭后的消遣活动。
“是啊,你前脚走,我后脚来。成果你这丫头脚程利索的很,船上时还瞄到你人呢,一下船就不见你踪迹了。”茂发新笑着道,“开打趣开打趣,我当时有要紧事在身,顾不上喊你。啥要紧事想听不?”
清苓没辙了,只好收下。
“女人!”隔着一小段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迈爷冲她招手。
粮站出来,顺脚拐进边上一条小胡衕,谨慎地避过湿滑的青苔,沿着胡衕渐渐地漫步,纯粹是消磨时候。
家里统统都好,让他不消惦记。
出了邮局,清苓掂了掂背上的空背篓,轻松的仿佛没背似的。揣摩着上哪儿逛逛好呢。离下一班船另有段时候,总不至于干站在船埠边望眼欲穿巴巴等吧,那多华侈豪情啊,可贵来一趟……
先是书记拿收音机票换来几大筐活蹦乱跳的鱼虾蟹,只要平时在挣工分的,多多极少都能分到。
“打稻不消手摇、脚踩了,传闻农机站里新到的机器,都是通电的。”
既然来了邮局,时候也还早,清苓趁便给向刚写了封信。
和大爷唠了几句,时候也就畴昔了,挥别大爷后,清苓没再东游西逛,直接去了船埠,上船回家。
“发电站?”
清苓也跟着拍红了手,内心实在冲动。
清苓不解地走上前:“大爷您叫我?”
此次,清苓对本身的“临场阐扬”相称对劲,封好口、粘上邮票,慎重地投进邮筒,吁了口气。
这下男人不会有抱怨了吧?前次来信嫌她写的不敷详细,啥事都一句话交代。还没进入状况呢,就到信尾的“此致”了。
得!还卖上关子了。
“哗哗哗――”不知谁带头,鼓起掌来。
村里嘛,这几天事情有点多――
在近山坳,谁不晓得她是打小被舒家收养的孤儿啊,哪来的亲戚。别说远房了,近房都没有。
船上的搭客不是雁栖公社、就是沿江公社的社员,再不济是来探亲或是走娘家的,多少都体贴这事儿,七嘴八舌地群情起来。乃至另有人问扶植水电站招不招工,农闲的时候去打几个长工多好啊,离家近,另有工分挣。
接着又说到这两天公社构造弹棉花、步队排成了长龙,幸亏师娘报名早,自家第一个轮到。并承诺:如果有多的棉花胎,转头也给他做一身新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