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053章:又见官商勾结

第053章:又见官商勾结[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铜板,在这个年代的采办力,和后代一块钱近似。此中另有一种大钱,面值以一当5、以一当十。相称因而五块钱、十块钱。这类大钱,天然不成能用五倍、十倍的铜钱去锻造,利润更高。

夏收结束后不到半个月,锦衣卫和东厂结合建立的‘税务局’就开端在济民粮行有粮店开设城镇全面征收粮食零售税,每石粮食征收粮食税2钱(0.2两白银)。

路途较近的,或者路途远却有水运之利的,全数运往北直隶,卖给朝廷作为军粮等等,以满足官方订单。

此时的济民粮行但是皇家本钱,但是锦衣卫和东厂重点保驾护航的目标。

济民粮行的面粉代价不贬价,并非是不消交税,相反一样向税务局交税。但是济民粮行却有内帑补助,税务局的税款就是进入天子的内帑。内帑补助济民粮行,不过是左手换右手,济民粮行和没有交税是没有任何辨别的。

但是不久以后,这些粮商俄然发明他们的设法是有多天真了。合法这些粮商将面粉和大米的零售代价向上进步2钱银子的时候,济民粮行的面粉倒是还是保持在1.5两白银的代价,大米代价倒是随波逐流的进步了。

往年卖折粮,但是他们的首要灰色支出。

这下一群粮商全都傻眼了,看着老百姓全跑到济民粮行采办粮食,他们的粮铺买卖寥寥,如许下去还不开张关门啊!PS:求票票,求保藏!满地打滚中~~!

明清两代酒水轨制各有好坏,并不能说哪一种轨制更好。只是清朝禁酒令,并没有胜利停止酒水酿造对粮食的耗损。

这些粮行本年买不到便宜的折粮,本身就已经极大的被紧缩了利润空间。而夏收期间,那些地主、农夫也不是傻瓜,他们只如果不急着用钱,谁会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出粮食?

这些粮食在未加工的时候,一石代价普通环境下是1两银子。而加工好,并停止零售的时候,代价则是1.5两白银(前文数占有误)。

明朝则是酒水商品化程度比较高,长途贩运酒水极其平常。

一石粮食1两白银的收卖价,晒干、碾磨、运输以后,每石粮食以1.5两白银的代价卖出,利润遍及只要1~2钱白银。此时税务局征收的粮食零售税达到每石2钱,如许一来岂不是无钱可赚?

但是济民粮行拿着天子圣谕来收买折粮,倒是直接让他们落空了截留的能够。更让这些官员想抓狂的是,济民粮行竟然还现场监督田赋征收,所用的秤具,满是济民粮行的公允秤。他们本来那部分秤头也没得吃了。

恼火不已的粮商们,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要征税,我就贬价,把本钱转嫁到消耗者头上去,咱还不是还是赢利?

这年初锻造铜币是有很大利润的,一百斤铜代价在12两白银摆布,能够锻造1.6万个铜币,代价26两白银,利润超越100%。

不便利运输的,则囤积起来。等候粮价上涨的时候转手卖给其他贩子,或者用来酿造烧酒,然后销往各地。

此时朱由校因为提早动手,南京小朝廷还没腐败到那种程度,固然在铜钱锻造上有所贪腐,但铜钱质量倒还是能够包管,并且泰昌通宝,也是少有的‘名誉版本’,质量是明朝历代铜钱中算高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