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3页/共5页]
高展明心中暗叹了口气。他又如何不晓得李长治的处境?他和李长治一样,也是生在高家这个桎梏当中,不免要束手束脚。但是他又比李长治荣幸的多,他的起点低,是以蒙受的管束并不太多,他能够仰仗本身的尽力一点一点向外拓展,可李长治却一步都难以迈出去。
李长治道:“状元是甚么人,原也没甚么,朕只是怕这今后太后和安国公抬了这状元来压朕,说是朕亲身点的,他的话朕倒不好驳了。”
赵金燕故作无法道:“可惜到了这份上,这高展明当今科状元,怕是跑不出了。”
李长治看来看去,其他几篇文章大多还是如同高展明如许套用贤人言白叟语或是言之无物的,没有能够震惊贰心的文章,是以他想将写下那篇文章的金天有钦点为今科状元,又游移着不敢落笔。
李长治心中郁愤,却又不敢获咎高嫱,只得忍声吞气地将十份文章交给郭玉莲。郭玉莲收了文章正要走,李长治忽道:“郭公公,你和母后说一声,探花和榜眼,朕想亲身点。”言下之意,就是肯让高嫱点状元了。
李长治深思不语。
李长治嘲笑道:“朕看不看,又有甚么别离?”
站在李长治身侧的寺人神采一变再变,目睹李长治越偏越远,终究忍不住小声提示道:“皇上……”
郭玉莲不问李长治殿试的名次定了没有,却问李长治看完文章没有,看来太后是不筹算让李长治亲身定下本年殿试的名次了。
赵金燕见李长治愁眉苦脸的,心念一转,道:“皇上,你不是在核阅殿试的文章吗?”
李长治很有些惊奇的挑眉:“你倒是清楚的很。那为何你所作的文章,援引了诸多儒家贤人之言,讲尽了大事理,却满是些中庸之词,朕传闻你很有政见,为安在这篇文章中却如此迂折?”
李长治嗤笑道:“甚么惊采绝艳,还不是那些宵小之辈的阿谀,朕可不感觉如何。他那文章写得实在中庸,糅杂了些贤人之言就像蒙混过关,他本身的观点却一句也不见。不过依朕看,是朕的策问令他无话可说了。骄奢淫逸,说的不恰是他们这些人么!”
赵金燕道:“明日皇上会晤前十名的举子,当场址上两句,既当众落了高展明的面子,旁人也不就都明白了?他们还能晓得,皇上这内心是公道的,谁好谁坏,皇上看的很清楚,只是到底有些无法罢了。”
赵金燕眸子悄悄转了转,道:“皇上,那高展明原是靠着安国公等人庇荫才考中科举,殿试也要事前给他透题筹办,皇上一换了题,他公然就答得不好。可惜外边不晓得的,还真觉得他是个短长的人物呢。先前会试的时候,高展明落第,传闻是被人换了试卷而至,偏生又是太后叫人去查,这科举舞弊之事也许当真是有的,但是以高展明的出身,他莫非不能打通礼部官员?便是他不打通官员,又那里有人敢换他的文章,就不怕触怒了太后和安国公?臣妾私心想着,没准会试的那事里头,另有猫腻呢。”
李长治蹙眉道:“朕也感觉此事不平常,太后是向来不体贴科举的。”
就在此时,内里有人通报:“郭公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