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3页/共6页]
高展明道:“对,就是赵家。赵家野心勃勃,身为边疆军阀,却借着赵贵妃的权势,将手伸到了都城的民生上。这些年来,他们想从高家手平分利,便开了很多财产,我们高家其他几家的财产有伯父们坐镇,他们难以动手,而我父亲去得早,我们孤儿寡母孤苦无依,他们便一心挤兑我们,我父亲给我留下的很多财产就是让他们给兼并了。就说这香料,本来京中大户、宫廷御用的香料都是从我家进的,可自畴前些年赵家在都城开了恒源香铺,威胁利诱,将几家大户的供香全抢了畴昔,就连宫廷用香也被他们反对。本来父亲留给我和母亲的财产因为赵家的原因已所剩无几,这些年若不是姑妈和几位伯父布施,怕我和母亲早已捱不下去了。”
高展明道:“侄儿通读史乘,前朝很多明君武帝,为开阔国土,大肆挞伐,令蛮夷闻风丧胆,不敢再扰乱我国。但是练兵强国,需求很多军费,国库每年大部分支出都用在了军费上。最后蛮夷安定,百姓贫苦,国库空虚,又要花数载乃至数十载养民安生。侄儿觉得,练兵强国,是必须的行动,若无国土,何故言国?如此就不得不增加赋税,充盈国库。但是若非遭受天灾,天下的出产乃是定命,每年稻禾的收成只要那么多,增加赋税,国强民穷。独一的体例,就是进步出产,如此一来,既能保障百姓的保存,国度又有敷裕。”
小寺人将高展明引到仙居殿外便辞职了,大寺人郭玉莲亲身迎了出来,将高展明高低打量一番,盈盈笑道:“你就是高展明?”
高展明的这声姑妈有摸索之意,毕竟高嫱但是这天下第一的女人,连天子都不敢直接叫她一声娘亲。但是他的这份踌躇到了高嫱眼里,则更显得高展明高展明楚楚不幸。她用力握了握高展明的手:“哎,好孩子。”
高展明和高嫱两人又一起痛陈了赵家数条罪恶,高嫱道:“明儿,哀家本日找你来,不止是这些事,另有别的想和你谈谈。”
高嫱不紧不慢地端起家侧的大红袍喝了一口,放下茶盏,道:“你将天子比作韩成王?可真大逆不道啊。”
高展明忙道:“姑妈请说。”
高展明故作惶恐地昂首看了高嫱一眼,见她的确面无愠色,这才松了口气,重新爬起来坐定。
高嫱欣喜道:“好孩子,姑妈没有白疼你。”
高展明忙道:“姑妈如许说,叫侄儿内心愈发忐忑了。”
高展明略带不安的起家,坐到高嫱身边,郭玉莲悄悄退了出去,将殿门关上了。
高展明道:“这是不成制止的,一旦推行此政,必然需求数年才可见效果。朝廷可每年授予那些能工巧匠一笔抚恤金,不必太多,遵循阶层发放俸禄,再斥地地步作坊,实验那些秘法,如有效果,推行出去,以三年为限,三年后在官方确见效果,再予以重金夸奖。”
高展明方才出门的时候正与高华崇辩论,是以没将心机放在被太后传召一事上,可他坐着肩舆出了宗学,内心便开端有些忐忑了:太后怎会召见他?为了何事?莫非是香山上的那件事触怒了太后?
高展明接过文集翻了翻,恰是他先前被高亮盗走的文章。他道:“是我写的。”
高展明忙向郭玉莲施礼:“草民见过公公。”
但高展明却不怕。他晓得高太后恨赵家恨得入骨,若非赵家在外有兵权,她早就将赵贵妃扒皮拆骨了。高嫱和他提起赵家,明显就是摸索他对赵家的态度,只要他说赵家不好,高嫱就会对劲,他说的越咬牙切齿,高嫱就越有共鸣。他辟谣夸大,反倒是对高嫱投其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