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粉丝厂正式开工[第1页/共2页]
收红薯的时候,地里其他的庄稼全都收完了,这是最后一样农作物了。
刚扒下来的红薯水分多压秤,晒几天就能收收水分,少一些重量。
就是往家里运的时候有些费事,有的人家用板车,有的人家用承平车,有的人家则是得挑归去的。
陈启亲身过来看着点,以免产生不测环境。
粉丝和腐竹一样,都是年货的必须品,只不过是出产的原质料分歧,出产的工艺分歧罢了。
包装工也颠末端培训,晓得如何利用机器了。
这不但仅是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首要的是面子。
中秋以后,农夫才开端收红薯。
如果下雨之前没能把吐絮的棉花给摘返来,一场雨就能下的黑的不能再黑。
陈启可没想过要野生在那边拉磨,或者是套个毛驴子拉。
他们这边开端做粉丝的时候,杨红堰媳妇孙勤去了娘家那边。
但是来年收割的时候,还是一样打粮食。
一年想要挣十万,底子就不实际。
别人都没有的,他有,那就是面子。
可别小瞧了这些月饼,悄悄松松赚了十来万。
这比种棉花费事多了,种棉花锄草就得锄六遍,还得打杈,掐头。
他们的包装是有专门的机器的。
杨子瑜固然是西席,但是他又不傻。
杨子瑜是厂长,统管统统。
得拽一次又一次,拽返来还得摘,还得晒。
但是实际上办理出产的是曹淑芬,杨红城媳妇。
可杨子瑜也没给个准话,他们也不敢把红薯都堆在一起。
只不过他们还得称重,装袋。
对其他有钱的处所九十年代万元户能够不希奇了,但是对陈启他们这里来讲还是很希奇的。
因为陈启要的货太多,他们的出产线不敷多,以是这会儿还在出产。
以是往年种麦子的时候,大师都不慌不忙的,但本年不一样了,他们都焦急从速把麦子给种上。
之前曹淑芬去问她的时候,她推三阻四,说她腰疼不无能了。
他们这里种红薯的时候,是要打拢的,一拢一拢的红薯扒起来倒是挺好扒的。
真的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整天拿钱返来的人大抵晓得每天能拿返来多少钱,都恋慕的要死。
粮食不敷吃的那些年,他们能活下来,全都靠着东西呢。
到了玄月月朔,粉丝厂正式完工。
这边往外头送着,方红旗这边还得出产着。
粉丝厂的机器终究开了,固然说是手工粉丝,可还是有机器的,比如磨粉的环节就是机器操纵的。
不过,红薯这东西收成高,他们这里的人都喜好种。
陈国州还跟陈扶植他们交代,跟村长要说软乎话“这钱都是要交公的,要不然零钱也不能拿走,我们是送货的也不当家”。
幸亏气候还没这么怪,没有在收割的时候用力下雨。
现在这东西能够像稻谷和油菜一样卖钱了,他们更喜好种了。
这质量是没的说的,味儿当然也好了,更首要的都是新做的,没有那么多的防腐剂,不存在那种砸狗唧唧叫的环境呈现。
陈启也倒是风雅,给二爷、三爷、四爷和大姑奶奶、三姑奶奶都送了月饼和罐头,四奶家的最多。
团体来讲,他们的这类机器并不初级,如果是初级的机器,是能够全主动的。
红薯扒出来以后,大师都开端忙着耕作了。
因为陈启给他们送的礼品很合他们的意,以是送月饼的时候拿钱也拿的非常干脆。
到中秋这天,陈启这边把月饼都发放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