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一桶金,另寻商机[第2页/共3页]
金文点了点头,快步跑去拦住了父亲。
“也没有,这些都是紧俏货,除非你能进友情商店,不然就只能买假货。”
李存希轻声回道。
想到此。
说着。
人家一看就晓得是国人。
看来只能去友情商店一趟了。
李存希直接客人说售罄了。
“二十来斤么,一来一回也怪折腾,明天收摊吧。”
“爸,你说啥呢,我希哥说一,我毫不敢说二,再说,希哥带我赚大钱,我凭啥不听他的话。”
“希哥,我们本钱也有了,是不是该停止发财大计了?”
李存希点头。
“希哥说得对,明天我们赚的够多了,你看看,足足165块钱,本钱最多40块,我们明天赚大发了。”
“两三百斤吧,趁着还能卖高价,我们尽量多卖一些。”
李存希喝了口水,向金父扣问道:“叔,明天还能加苹果不。”
“4块。”
“你说阿谁是外烟,得去友情商店买,内里买八成是假的,指不定盒子里装的红梅。”
而这个榨苹果汁,连技术壁垒都没有,想要弄,弄一张产业券,攒钱买个绞肉机头,些微改革一番,再进一些苹果,就能出了摆摊和他们抢买卖。
金文忿忿不已。
他们两口儿起早贪黑忙活一周,也就赚这么多,凭啥不去拉。
以是想要进友情商店,得先换身行头,不要求多洋气,起码得得体一些。
他实在不在乎,家里的补偿金,和这两年做买卖的钱,充足给娃找媳妇盖屋子了。
李存希清算起珐琅杯,轻笑道:“叔,钱是赚不完的,明天咱就到这吧。”
真正让他高兴的是儿子走正路了。
所谓的确良就是羊城,的确靓的谐音,特制用化纤制作的衣服。
刚过饭点。
他看了眼本身打扮,从故乡穿来的粗布中山装,因为穿的久,已经洗的发白,并且另有补缀的陈迹。
李存希也有预感,倒是没啥落差感。
他现在但是对李存希完整佩服了,乃至说,面对这个会说一嘴流利洋文的小伙子,打心底有种畏敬感。
老金犹不断念。
一斤生果赚一块多的利润,二十多斤,那就能多赚二十多块。
金文问道。
“徒弟,有没有万宝路?”
清末某出版物,有句诗这么说:“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
在棉花产量不高的年代,买布需求布票,而化纤的衣服需求布票极少,很快在龙国市场提高。
能够没辙。
“您数数。”
“行,感谢啊。”
到时候,利润会压榨到几毛以内。
李存希看着清冷的摊子,晓得这买卖干到头了。
更有甚者,卖到两毛一杯的代价,当然那种便宜果汁,根基是糖水里掺果汁,完整把市场给混淆了。
李存希碰了碰金文:“别让你爸跑了,明天到这吧。”
李存希来到王府井,花了三分钱把自行车存放,徒步来到东风市场,也有人叫东安市场。
不过跟着鼎新开放,棉花产量进步,棉质打扮已经在南边风行。
李存希看着玻璃里的巧克力,这么大一块,撑死50克,合四十一斤,比吃黄金还贵。
“行,你小子有这个憬悟就行,小李,明天要多少苹果,我给你拉。”
想要进,那就得装成华侨。
金文拿着一沓外汇券,满脸写着镇静。
金父摸了摸后脑勺,憨笑道:“呵呵,归正小文就交给你了,如果他不听话,你跟我说,我清算他。”